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潮剧作曲家李廷波:振兴潮剧关键是精品意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3日11:27 大华网

  本报记者鄞镇凯

  又一个“铁杆老潮剧”。他爱潮剧并且有潮剧艺术的天赋。他少小就投身潮剧事业,塑造了“戏台顶皇帝”等众多的舞台艺术形象,他自学成才,成为专业潮剧作曲家。他爱潮剧艺术如同爱自己的生命,近半个世纪以来“为伊消得人憔悴”。他对潮剧走下坡路现象忧心如焚;对潮剧界中的一些不良现象痛心疾首。不过,他坚信一点: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潮剧是不会消失的。因为潮剧艺术是地方文化的精华,有观众基础,有生命力。

  谈及如何振兴潮剧,李廷波先生似乎对此问题早已深思熟虑,头头是道。他相信,领导关心潮剧,潮剧一定会再度兴旺发达。他也如同李志浦、张长城先生一样,强调要抓剧本,抓人才。他更强调精品意识,对此,他有独到的见解———

  占领市场但不能期望赚大钱

  李廷波先生认为,潮剧的根本出路在于占有市场,剧团如果不能自己养活自己,只靠上级拨款是很难维持生计的,更甭说兴旺全面开花。但是,潮剧毕竟是综合艺术,这种特殊艺术需要钱养,可以通过艺术自身的价值进入市场,但艺术要发展,就需要再投入。只有产出没有投入的艺术品种无异于杀鸡取蛋。他批评了某些剧团,唯钱是瞻,只顾演出市场,只顾演出费收入,却不注意剧团的人才建设,整个剧团尖端主角无二三,乐队文畔无七八。更无好剧本、新节目。如此状况,老潮剧谜都会有意见,怎能去培养新观众呢?

  他介绍说,1994年,他领命组建“海声潮剧团”(后改为广东潮剧院三团),这个剧团实行“承包责任制”,任务完成得很好,有一些利润。但他们把利润的大部分再投入“生产”,每年都要更新道具、添置乐器、招聘新秀、排新节目。他们的获利率可以再高些,那就是提高戏金,但他们不这样做,他们时刻记着将潮剧推献给更多观众的历史使命。

  培养新秀但不能忽略老艺人

  李廷波先生认为,应该把培养潮剧新秀一事列入职能部门领导的议事日程。培养新秀,除了授艺更重要的是授德,教育新人要有爱艺敬艺的德行。我们不知培养了多少有潜力的好苗子,但相当的青年人没有树立为潮剧艺术奋斗终身的思想,艺学到手了,一见其他行业前景好,拍拍屁股跳槽走了,师傅的心血付之东流水,这是资源的大浪费。

  李廷波先生还认为,培养新秀,应不拘一格,不能唯文凭。他举例说,10年前他组建海声潮剧团,招聘成员不问学历、不问出处,唯以品德以艺术为条件,因而,这支队伍蓬勃有朝气,特别能“战斗”。

  李廷波先生指出,退休艺人群体是一个人才库,是当前我们振兴潮剧应该充分利用的资源。他建议起用退休艺人为青年艺人传经送宝当辅导老师。在自愿的原则下,确认师徒关系,将潮剧艺术的传承工作在一个层面细化、具体化。李先生胸怀豁达,有艺人相重的好品格,他如数家珍评列了一串潮剧前辈的长处。他特别提到张长城先生,认为他是潮剧界的瑰宝,他的很多演技如若没有传承下来,将是潮剧界的损失。

  他还提到方展荣先生。方先生还未到退休年龄,继续活跃在舞台上,有关部门应该认识这个人的真正价值,给他创造更多更好的发挥才干的时空间。

  李廷波先生希望老一代艺术家应自重自律,德艺并重,为振兴潮剧再发光和热。

  改革体制但必须创建重点团

  李廷波先生不讳言告诉记者,目前国有制剧团冗员过多,人才不足。振兴潮剧,国有制剧团是主力。因而,国有制剧团的体制不改革,振兴潮剧将会事倍功半。

  他认为,第一,尽力减少非艺术的剧团人员,省下资金用到潮剧事业上。第二,创建重点潮剧团。重点潮剧团由各路精英分子组成。该团的成员的工资由政府包起来,“旱涝保收”。重点团承担着本市对外文化的演出任务、艺术创新的实验工作、全市潮剧演出团体的业务示范,等等。人物档案

  李廷波,普宁人,1942年出生。1957年进入源正潮剧团当演员。进团不久被选送到汕头市戏曲学习班(汕头戏曲学校前身)深造。学习3年,丑角行当,是重点培养对象。1960年调进广东省潮剧院当演员。先后饰《闹钗》中的胡琏、《柴房会》中的李老三、《刘明珠》(电影)中的明穆宗、《剪辫记》中的炳全阿舍等。在演技中,李廷波在遵师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如他在《闹钗》中创造的“上旋扇”,已成为潮剧扇动功的一绝。1965年以后,李廷波在演出之余,自修音乐理论和作曲知识。1967年,他开始为《风雷渡》等一批短剧作曲。1969年,为长剧《智取威虎山》作曲。1972年,调任广东潮剧院专业作曲。30多年来,李廷波作曲的剧本有200部左右,其中有《蝶恋花》、《春草闯堂》、《张春郎削发》、《陈太爷选婿》等名剧。

  李廷波从演员自学为专业作曲,其最大优势是对舞台的了解十分详尽。比如演员在台前需要表演的份量、动作的大小动静。他在作曲时,往往先考虑表演的需要后才设计音乐。”因人设曲“,尽量发挥演员的特长和声腔特色,使演员行腔流畅。

  李廷波的创作成果丰硕,多次获奖,其中有:《张春郎削发》参加1997年中国首届艺术节获得演出唱;《陈太爷选婿》参加第四届广东省艺术节荣获音乐唱腔设计三等奖;《无意神医》获上海第七届白玉兰奖;《柴房会》唱腔获第二届中国艺术节(中南)演出奖……(来源:《汕头日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夏日风情
夏日风情精彩图铃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