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青岛30万残疾人最想啥(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4日14:30 青岛新闻网
青岛30万残疾人最想啥(组图)
  早晨7点半,37岁的王晓健和所有上班族一样拎着包去赶公车,这个患有严重智力障碍的人拥有一份工作,在商务学校打扫卫生。在30万残疾人里,他无疑是个幸运儿,有份工作,是许多残疾人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赵黎摄
青岛30万残疾人最想啥(组图)
  同样身有残疾的公司总经理唐军(右)对俞煊倍加关爱,经常到车间鼓励小俞。徐常青摄

  核心提示

  5月15日为我国第15个“助残日”,今年的主题是“平等共享,促进残疾人就业”。在青岛30万名残疾人中,就业难成为他们当中最突出的问题。近日,记者对残疾人的就业难问题进行了调查,感受到了他们就业的酸甜苦辣。

  20次求职,20次失望

  有着经济管理本科学历、28岁的李大伟在残疾人当中算是学历较高的一个。虽然成绩优秀,但大学毕业后的他,却因为右手不便,历尽了求职路途中的坎坷。他先后求职20次,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从小就发奋图强

  见到李大伟时,他正在电脑前聚精会神地用不太灵便的右手绘制表格,看到记者走进门,他起身微笑并略带尴尬地伸出了左手招呼记者。虽然从外表看来,李大伟先天残疾的右手与健康人没有什么不同,但在抓取细小物体时却显得极为“笨拙”。

  大伟的父亲,56岁的李师傅向记者诉说,因为有残疾,儿子从小就非常努力,职高、大专、大本一路闯关,付出了超出常人的代价。但能否顺利就业,一直是李师傅的心病。他告诉记者,在儿子读大本时,他们就已经从就业方面考虑了———选择了市场上用人需求较大的“经济管理”专业。原以为用人单位有需求,再加上儿子有着优异的成绩,找工作是不太难的事情。但后来经历的艰辛的求职路,证明作为一名残疾人,是多么的不容易。

  找一次工作,伤一次自尊

  “每次找工作,我的自尊心总会受到伤害。”说到这儿,李大伟微笑的脸上掠过一丝忧郁,“生活中,我是一个挺乐观的人,不过找工作的经历让我真的觉得很难受。当然,用人单位录用残疾人就业确实会有很多不便,但我有过硬的技术,我渴望得到他们的尊重和理解,我渴望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养活家人。”

  让大伟一辈子都忘不掉的,是他第一次去人才市场求职。那天,大伟鼓足勇气把简历投给一家公司,优异的毕业成绩让招聘单位很快录用了这个英俊的小伙子。然而,欣喜若狂的大伟高兴得太早了,上班后,在为公司誊写材料时,惯常使用的左手露出了“破绽”。

  当大伟老老实实地告诉公司自己的右手有残疾时,公司负责人竟一反常态,不由分说地将他炒了鱿鱼,理由是:公司不需要残疾人,残疾人应该去民政局或是呆在家里等国家救济。

  “当时我都傻了!”第一次的教训让大伟难以接受。此后,他先后找过近20家单位,每到用人单位面试,对方看他右手不便时,稍好一点的人还会以“这份工作并不适合你”或“已经招到人了”来推诿,态度恶劣的干脆直接将门一关,将他拒之门外。

  提示:哪家企业如果愿意试用李大伟,可与本报记者联系。电话:2779632。(记者张颖)

  现状:残疾人就业遭遇瓶颈

  自1994年我市残疾人实行按比例就业以来,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要求的残疾人就业率有了大幅提高。然而,“残疾人不够体面的外表和文化水平偏低等因素,决定了他们就业竞争中的不利地位,但他们不希望成为社会和家庭的沉重负担,所以他们更需要社会的支持。”市人大代表、天天红彩印厂厂长焦玲,这位多年前便为残疾人就业而奔波的肢残者,她认为目前残疾人就业难的原因并不少。

  瓶颈一:福利企业:竞争效益差

  目前岛城原有的几家福利企业在市场竞争面前处境艰难,不少中小型福利厂已经破产解体,由于不以赢利为目的,市场经济对以福利企业为代表的传统残疾人就业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瓶颈二:就业保障金:企业“认罚”不“认人”

  根据我市有关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1.6%的单位,应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焦玲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一家有100名职工的企业达不到1.6%的就业比例,每年需缴纳1000多元的就业保障金,而安排了一名残疾人就业,其工资、保险等,企业每年需支出好几千元,因此,很多企业一打小算盘,都愿意缴费而不愿用人。

  我在工作我很快乐

  每天7时30分,残疾青年俞煊都会准时出门,坐上公交车到单位上班,开始快乐的一天。

  一家三口都有难处

  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家中的男主人俞启海在2002年7月22日,被查出“再生障碍性贫血症”。俞的妻子谭敏是一位肢残人,在市南制刷厂跑销售,每天都要艰难地到处奔波,而每月的工资收入都不稳定。22岁的儿子俞煊智力残疾,在园林技校毕业后,曾到一快餐店工作了一个月,后来一直待在家里。

  重病在身的俞启海心中有一个心愿,就是自己的儿子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自食其力。去年,本报报道了俞启海的情况后,12月的一天,辽源路上的鑫丰实业总公司总经理唐军拄着拐杖来到乐清路29号603户俞启海家中,给他们一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俞煊的工作有了着落了。

  工作令他精神焕发

  刚工作没有几天,原来沉默寡言的俞煊脸上开始有了笑容,精神也变得好了起来。后来,俞启海夫妇了解到,鑫丰公司是一家福利企业,在公司里干活的有不少残疾人,在这种环境中,大家互相关心,平等待人,俞煊获得了工作和生活的快乐。

  “看到孩子如此快乐,我们家长心中的石头才落了地,长期以来的精神压力也没有了,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俞启海说。

  谭敏告诉记者,俞煊工作后,变得善谈了,他说那是一个开心的地方。谭敏还说,作为孩子的家长,非常感谢鑫丰公司。

  昨天下午,当记者来到鑫丰实业总公司时,俞煊正和自己的师傅在车间里加工钢棒。面目清秀的俞煊穿上工作服,显得很精神。记者问他在这里工作如何,俞煊笑着说,这里的师傅对自己很好,生活上和工作上都照顾自己,感到非常快乐。

  鑫丰实业公司的总经理唐军说,根据俞煊的实际情况,公司安排他在机械加工车间干一些力所能及的零杂活,为他提供一个工作的机会。

  唐军说,自己本身就是残疾人,理解残疾人的难处,公司里的这些残疾人大多已工作了十年左右,他们知道得到工作的不易,因此都非常努力。他说,与健全人相比,残疾人找工作的难度更大,因此希望社会上能有更多的单位来关心残疾人,帮助残疾人,让社会的关爱温暖残疾人的心怀。记者芦智峰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