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让农民贷款不再难(连续报道·关注农村信用贷款之三)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5日03:36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于猛

  买种子、买肥料样样要花钱,偏偏农民最缺钱。农民需要钱时怎么办?如何改善农村金融环境,从制度上保证农民贷到生产、生活急需的资金?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杜晓山研究员。

  杜晓山说,农民需要钱,首选向亲友借,其次选择贷款。农民要贷到款也不容易,首先是金融机构要有“本钱”放贷。过去农民贷款有四大商业银行、农信社、合作基金会等多个渠道,现在基本上只剩农信社了。由于商业银行的竞争,农村资金出现向城市集中的趋势,信用社吸纳不到足够的资金。作为支农的主力军,农信社一方面要承担发放支农贷款、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另一方面却是自身实力不足、无钱支农。

  杜晓山说,解决农信社资金来源是保证农民贷到需要资金的“头等大事”。中央对这个问题很重视,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对农信社发放低息支农再贷款,由农信社以优惠的利息贷给农民。到2002年底,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额度已经达到960亿元,虽然再贷款每年都大幅度增加,但与日益增长的农民贷款的需求相比,仍相去甚远。要根本解决问题,需要建立一个机制,把农村的资金留在农村。为解决这个问题,农信社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举措已经展开,实行浮动利率的农信社可以在国家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对存款利率最高浮动50%,贷款利率浮动范围为0.9—2.3倍之间。利息高了,吸储能力就会增强。

  信用社有了钱,怎么贷到农民手里?杜晓山介绍说,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了农村小额信贷业务。截至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的农信社开办了小额信用贷款,农业贷款余额增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势头。小额信贷范围较广,不仅种植、养殖等生产类可以申请贷款,购置生活用品、建房、治病等消费类也可申请贷款。贷款不以实物、资金来担保,而以农户的信誉担保,总体上来说,中国农民讲究信誉,有信誉保证,还款是有保障的。

  有农民会问,更大额度的贷款怎么办?现在,不少农信社推出了农户联保贷款,即从事规模经营的农民通过几户联合担保的形式,可拿到更大额度的贷款。现在,农信社运作的小额信贷仍存在额小、面广、点多、业务量大与农信社追求利润目标的矛盾,如果要取得农信社和农户双赢的局面,探索并搞好农信社的改革和发展是根本前提。

  要让参与小额贷款的金融机构能赚钱,杜晓山说,由于受农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还款预期难以把握等因素影响,使农信社在经营小额信贷上风险较大。农信社小额信贷要学习国际规范小额信贷的成功经验。例如,对借贷户的表现实施奖惩机制,及时还贷者能及时获得新贷款,而且贷款额度一次比一次多,并实行利息返还。国际上开展的小额贷款项目,不少要对贷款户进行业务培训。我国的农民同样亟待培训,他们不但要了解新技术,特别要学会如何与市场打交道。建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共同担负起对农民培训的重任。有了较好的培训,就能大大提高投资项目的成功率。

  杜晓山说,农信社的小额信用贷款业务是服务广大农民的善事好事,应该“虽善小也为之”。然而,它替代不了国家和一些国际机构开展的扶贫到户贷款项目的作用。因为,农信社不是“扶贫银行”,它的目标是赢利,它的主要服务对象基本上不包括无力还款的最贫困农户。因此,还要积极发展扶贫小额信贷机构,建立起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

  《人民日报》 (2005年05月15日 第五版)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夏日风情
夏日风情精彩图铃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