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小企业MBO配套文件将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5日07:35 人民网-江南时报

  国企MBO的问题一直是国企改制的焦点,也是争议颇多的热点话题,国资委前不久就此问题发布的《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对于MBO做出了种种规定。可国企改制中的另一个焦点问题———员工持股却常常被人遗忘。但是员工持股问题普遍性却要远高于MBO,受关联的人数也相当巨大,这个问题是国企改制中无法绕开的一个结。近日有国资委官员透露,近期将出台一个配套问题,对国企产权转让过程中员工持股问题作出具体规定。该官员表示,实际上国资委不鼓励企业员工持股。

  不鼓励员工持股

  据了解,员工持股并非个案,在大部分国企中都存在,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员工持股在企业改制早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员工持股的弊端逐渐显现,并明显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壮大。

  员工持股后,企业经营的决策过程的确民主透明了;但在利益分配问题上,职工与经营者常常难以达成一致,有时甚至影响经营决策,分散的股权有使企业形成新的“大锅饭企业”倾向。

  现行《公司法》规定,一家企业股东人数最多不能超过50人,而国企改制中,员工持股往往是数百上千甚至上万人。一般国企中员工持股往往通过员工持股会来管理和维护。

  但在实际工作中,因员工持股会法律地位不明确,因此员工持股会往往很难保证普通员工的利益。员工持股会经常成为管理层MBO的跳板,很多企业的曲线MBO就是通过员工持股会来实现的。

  目前国资委与劳保部都很关注这种现象,初步意见是让经营者在企业经营中占取主动权,不鼓励职工大量持股,这样有利于企业高效运营,也应该成为市场经济主流。

  “净资产存量期权”取代员工持股

  既然不鼓励员工持股,那么在中小国企改制中,职工出路何在?

  国资委相关官员表示,国家政策一直以来不允许“买断工龄”,现在也不鼓励员工持股,主要是考虑到职工社会保险等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现在正尝试用“净资产存量期权”方式解决改制企业职工出路问题,前期已经在河北、东北等地试点,基本可行,近期可能出台办法在全国推广。

  所谓“净资产存量期权”方式,国资委官员解释,就是通过第三方机构评估企业净资产,然后按职工工龄等指标分成若干份期权,分配给职工与经营者,同时保留职工与经营者在企业中的工作岗位。

  “这种方式解决了改制企业职工两方面的顾虑,一个是岗位,一个是补偿。”相关官员分析,此前的企业改制中,这两大问题是出现纠纷最多、社会影响最大、相关部门也最关注的问题。在国企改制的第二阶段中,改制焦点要从解决企业经营效益转变到如何体现公平性上,“净资产期权”这种方式在体现公平性上具有积极意义。国资委官员表示,与以前的买断工龄相比,这种方式的改革成本要小,而且效果更好。

  据《中国经营报》

  《江南时报》 (2005年05月15日 第十三版)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夏日风情
夏日风情精彩图铃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