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救助不是施舍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6日06:55 大众日报

  李晓华

  最近,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节目中有一个片段让人印象深刻。主持人向大家引介了一位十七八岁的小姑娘,是电视节目主持人杨澜几年前捐款救助,使其得以继续就医,从而从垂危病人到现在的基本痊愈。节目中这位小姑娘满含热泪连连道谢,并称杨澜为再生父母。但杨澜的回应却让人深受感动。她对小姑娘除了不让反复道谢之外,强调“你是最棒的”,“是你的坚强以及与医生的配合才最终战胜病痛,你这么棒,所有人都会帮助你的。”

  这种对待被救助者的方式,值得称道。现在媒体报道的救助事件越来越多,大多数情况下是让被救助者把自己的不幸重新抖搂出来,并且要表现出千恩万谢的姿态。好像看到被救助者感恩戴德的样子,我们便感觉完成了使命,做了善行。那么,我们实施社会救助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实施救助难道只是为行善而为之的一时之举,光图感人场面,而不管受助者能否真正走出困境吗?

  由此延伸到对社会救助的态度。社会救助发展到今天,已经远远不是做善举或施与受这样简单的关系了。曾几何时,我们对不幸者是带着很多偏见的:救助的过程被认为是一种恩赐,受惠者也必须尽一些被指定的义务,如为得到经济协助,受益者被指派从事一些较低贱的工作等。这样的后果是接受救助往往伴随很深的烙印感,被救助者带着深深的自卑感,往往很难去主动改善自己的境遇,从而形成对救助的依赖。这种救助方式还隐含了另一层含义,那就是个人的不幸是个人造成的,别人(社会)帮了你,你就欠了一份债。

  但个人的不幸果真都是个人造成的吗?进入现代社会以来,越来越多的失业破产等社会性因素所导致的个人不幸,早已远远超出了个人所能掌控的范围。于是逐渐衍生了社会性的保障和救助。救助观点也与以前的观点截然不同:绝大多数社会救助属于制度性的社会福利,被认为是现代工业社会中适当的、合理的社会功能,用以协助个人自我实现。从这种观点看,受助者少了些亏欠感,多了些坦然。因为救助不再是种恩赐,而是现代社会中作为社会成员的一种权利。

  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的救助会少一些居高临下的感觉,会让受助者活得轻松点,摆脱困境的机会大一点。并且,实施社会救助的最终目的是使被救助者早日走出困境,是为了真正解决社会问题,所以,救助绝不是施舍。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