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农民工子女的课堂在哪?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6日09:26 千华网-鞍山日报

  农民工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从事着拾荒、打零工等收入微薄的工作,艰难地生活。而随父母来到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却由于种种原因上学成了难题。

  记者8日来到海城兴海管理区东尚村的郎芝家,低矮破旧的平房,家里简陋得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郎大娘全家5口人从黑龙江绥化来海城已一年多,丈夫、儿子、儿媳在同一个企业打工,生活还过得去。去年9月份,8岁的孙女要上小学,家里四处联系学校,可每个学校要求交的费用都不同。家人挑来选去决定让孩子上只收100元借读费的东尚小学。郎大娘叹了口气说:“邻村的小学像咱这样的借读费都得200元,听说别的地方更贵。话又说回来,借读费要多少咱也得给,说啥也得让孩子念书啊。”东尚小学的一位老师说:“在外打工不容易,能把孩子送来上学更不容易。我们学校收的费用已经很便宜了。”

  安徽阜阳来的于丽夫妻俩住在海城兴海管理区前教村也一年多了,一直走街串户以回收废品为生。9日,在钢铁村,忙着回收废品的于大姐和记者聊起来。于大姐留在老家的孩子一个11岁,另一个7岁,正是上学的年纪。记者问她是否想孩子,于大姐眼圈通红喑哑着嗓子说:“咋不想呢,平时推车收废品时都想孩子。总想把孩子接过来,可收废品一年就挣个3000来元,一个孩子的借读费咱都拿不起,何况俩孩子。只能是平时省吃俭用攒点钱,逢年过节给寄回去。”记者看到,于大姐为了少给5角钱和别人争得面红耳赤,对于还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她,两个孩子在城市念书的费用确实是不小的负担。

  记者采访了解到,一些农民工子女因为经济等多方面原因辍学在家。这些孩子往往由父母教一些简单的加减法,由于父母本身的知识有限,甚至一些孩子仅能写出自己的名字。记者遇到一个10岁的男孩帮母亲一起拾荒,正是义务教育适龄阶段的他却无法读书,提起学校,孩子眼里充满了渴望。孩子的母亲耿女士无奈地说:“河南老家更穷,现在也就是将维持吧,哪有钱供孩子上学啊,过一年再说吧。”

  据海城市教育局有关人士介绍,海城对于农民工子女就学有指定的学校,外地的孩子享受本地的教育资源收取一定费用是理所当然的。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借读费的收取标准,小学每生每学期100元,初中每生每学期200元。各学校的借读费应是同一标准,但一些如信息技术费、看护费、疾病防治费、辅助教材费等费用不是必交费,这些费用相加最多可达200余元,这就导致很多农民工宁愿选择收费少的学校,而不将孩子送去指定学校就读。这也使教育部门对于外来农民工子女就学的情况掌握存在一定的困难。

  随着农民工的日益增多,其子女就学给流入地城市的基础教育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这些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不能普遍就学,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将会大打折扣,社会上又将出现一批新的文盲。希望那些远离家乡的农民工子女都能和城里的孩子一样背起书包。记者王薇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