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二次离子探针中心共建共享成效显著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6日21:39 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北京5月16日电(记者孙自法)中国科学技术部16日对媒体称,由该部、国土资源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出资2600万元人民币共建共享的北京二次离子探针中心建成三年来,仪器运行效率和科研成果产出率都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已成为国内外地学界的学术交流中心,产生了大批高水平成果。 这一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按出资比例分配机时,每年的机时分配为国土资源部40%,中科院20%,各高校20%,港台地区8%,国外12%,其核心仪器是全世界第九台SHRIMPII二次离子探针,主要用于地球科学研究。按照面向社会开放共享的总体要求,该中心决定,经过专业培训,允许科研人员自己上机分析样品取得数据,为国内外地学界提供了优质的服务。 科技部官员称,以共建共享方式实现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共享,是中国目前在科研投入较少、科研机构条块分割情况下,增强科研装备水平、提高科研资源使用效率、促进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交流与协调的有效途径。北京二次离子探针中心的充分、高效共享机制,带来了仪器设备的高使用率,也产出大批高水平成果: 与美国和澳大利亚合作测定并发现了世界上第一颗老于43亿年又具有37亿年变质增生壳的最老锆石,打破了国际上41亿年的测试纪录,对地球早期历史研究做出突破性贡献。 应用SHRIMP精确定年,测出了中国大别山超高压岩石变质演化的三个阶段并获得准确时间,同时计算出超高压岩石由深部返回地表的“折返速率”,这也是一项突破性进展。 在前寒武纪研究方面,由SHRIMP测定结果敲定前寒武纪孔兹岩系的年龄,这是构造演化研究中一个重大进展。在扬子板块上的许多地点发现老于33亿年的残留锆石,将带来新的构造解释,并进一步完善中国鞍山地区太古宙演化研究。 向国际开放的北京二次离子探针中心很快为全球同行所熟悉和广泛认同,并自然融入国际地学界。国外学者也从单纯使用仪器转变为与该中心合作,共同研究国际前沿课题。近一年来,该中心与意大利三所大学签订了阿尔卑斯山研究项目、与澳大利亚签订了关于格陵兰地质问题研究协议等。过去是西方人拿着新技术和经费到中国来做中国的地质研究,而现在,该中心借助SHRIMPII开始把研究做到了国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