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危机未结束反弹仍有可能 乌兹别克,向西走向东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7日07:14 新华网

  乌兹别克斯坦骚乱与格鲁吉亚等国“革命”不同

  “想用‘民主’的棱镜来看待乌兹别克斯坦发生的事情,是不真实的……我国人民,同格鲁吉亚人民非常不同。”总统卡里莫夫指出骚乱背后的策划者是“宗教极端势力”,与格鲁吉亚或乌克兰发生的“革命”有根本不同。

  安集延位于费尔干纳盆地,是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三国交界地区,各派势力成分复杂,极端组织势力广泛。骚乱爆发之前,数百人在安集延市游行集会已经持续几个星期,抗议司法部门将裁决23名极端组织成员。

  抗议最终演变为动武,不明身份的武装分子12日夜冲入监狱,释放了2000多名在押犯,由此点燃骚乱导火索。长期以来,对政府腐败、民生贫困不满的积怨也随之在民众中爆发,人们纷纷走上街头。然而,他们显然缺乏组织和准备,最初并没有喊出要求总统下台的口号,更不用说其它清晰的政治主张。因此,政府更容易控制乱局。

  格鲁吉亚、乌克兰等政变后上台的,是亲西方面孔的年轻领导人,通常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这与乌兹别克斯坦叛乱背后的“极端组织”领导人截然不同。

  虽然4个国家的乱局,最初都是社会问题累积引爆,但卡里莫夫显然不同于其他领导人。以吉尔吉斯斯坦为例,吉国总统阿卡耶夫是学者从政,在国内没有确立牢固地位,也没有获得广泛支持。反之,卡里莫夫在原苏联时代就是乌国共产党总书记,在其政坛“根深叶茂”。

  卡里莫夫上台以来,一直对极端组织采取强硬措施。莫斯科卡内基中心阿列克西·马拉申科对法新社记者说:“卡里莫夫不仅逮捕了宗教组织负责人,还包括他们的妻子,我们不赞同这样。”

  乌兹别克斯坦是原苏联中亚五国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政府长久以来承诺的经济改革没有收到效果,失业率达到30%以上。

  在这种社会气氛下,极端宗教思想更容易得到广泛支持。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遭到审判的23个人,都是中小型企业业主。

  现政府的铁腕控制,决定了在乌兹别克斯坦不太可能看到西方所希望的、不流血的“天鹅绒革命”。

  美国俄罗斯都不希望看到乌兹别克“颜色革命”

  人称“独联体国家政变催化剂”的美国,却没有对乌兹别克斯坦暴乱表现出丝毫欢欣。

  13日,白宫发言人斯科特·麦克莱呼吁乌双方保持克制。“我们关心那里的人权状况,但我们也关心由此引发的暴力,特别是一些恐怖分子越狱。”

  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点明了美国的担忧:12日晚间从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市越狱的2000多名囚犯中,可能包括“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运动(乌伊运)”组织的恐怖分子。这个组织名列美国境外恐怖组织“黑名单”。

  一方面希望中亚国家能按美国标准建设“民主”以遏制俄罗斯,另一方面美国也担心极端主义势力猖獗的中亚国家一旦发生“过火动荡”会殃及自身,因此说了些“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的话。

  卡里莫夫仍然被视为美国的盟友。“9·11”事件发生后,中亚在美国的国际战略棋盘中的地位迅速提高,成为当时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剿灭本·拉丹为首的“基地”恐怖组织的前沿阵地。因为与美国亲密无间的合作,乌兹别克斯坦被媒体形容为中亚各国中与美国军事合作“最铁的国家”。

  而实际上,随着原苏联解体,乌兹别克斯坦等国为谋求更多经济利益而在不同程度上有求于美国,美乌秘密开展军事合作早在“9·11”事件前几年就开始了。

  乌兹别克斯坦石油蕴藏丰富,同时又是美国中亚空军基地所在。经济、军事等多重利益决定了美国并不急于看到乌兹别克斯坦发生类似“颜色革命”。

  卡里莫夫同样得到普京支持。俄罗斯最关心的是乌兹别克斯坦社会稳定,并成为自己可靠的能源公司。骚乱发生后,卡里莫夫一直同普京保持密切联系,两国表态没有大的出入。

  乌兹别克斯坦不太可能发生像格鲁吉亚、乌克兰等国那样的政变,还有一个原因,即国际社会的普遍态度,与其说寄予希望,不如说对那里一旦动荡引起的后果心怀警惕。(作者/周轶君(新华社供本报特稿)(来源:新闻晨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夏日风情
夏日风情精彩图铃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