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短评快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7日09:59 大洋网-广州日报

  今天擂主 本报记者 陈伟胜

  在短短半个月之内,中国体育的两大“王牌军”———乒乓球队与羽毛球队都获得大胜:两支队伍均以绝对优势取得“大满贯”,这是中国体育在雅典奥运会之后取得的又一次重大胜利。

  然而,中国乒羽“大满贯”带来的真正危机并不是中国队可能被对手追上,而是国际乒羽界内部进一步用非竞技因素来制约中国队。从乒乓球的11分制、奥运会以团体赛取代双打比赛,到羽毛球要推出21分制、允许像网球选手那样大力扣杀式发球等动议,目的都是限制中国队的强大,遏制中国队的优势,这也就是为何凡是中国队强大的运动项目,总是有人在嚷闹着要进行所谓的“改革”。

  与此同时,中国队的过分强大还会带来乒乓球与羽毛球项目在奥运会中的生存危机,这对于乒乓球与羽毛球的发展是致命性的。由于奥运会在全球巨大的影响力,各个进入奥运会的项目都会因奥运会资格而身价倍增,利益无限。但是随着罗格上任后推行的“瘦身计划”,奥运会准入制度使得许多项目都出现了生存危机。国际奥委会已经宣布,将于今年7月在新加坡召开的国际奥委会第117次全会上对现有的28个奥运项目进行表决,只有获得51%以上国际奥委会委员赞同的项目才能继续存在于奥运会中。罗格甚至发下狠话,宁可大幅“裁军”,也不会让一些“不受全球欢迎”的项目在奥运会占住座位。

  无论是乒乓球,还是羽毛球,都存在一个共同的情况,就是亚洲压倒欧洲。在本届世乒赛和苏迪曼杯中,欧洲球员和球队均全面溃败。但在国际奥委会中,有投票资格的委员却大多数来自欧洲,因此当欧洲人在某些运动项目成绩不佳,这些项目引不起欧洲人的关注和兴趣时,欧洲委员们极可能会通过手中的权力让这些项目离开奥运会。所以,在这次苏迪曼杯举行期间,国际羽联频频向中国方面示好,并想方设法与北京奥组委亲近,此举都是希望通过中国的崇高威望,能够在一个多月后的奥运生存表决中“活”下来。他们既想限制中国,又想通过中国反作用于国际奥委会,矛盾的心理显而易见。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同样,总是“得马”,到底是福,还是祸呢?(来源:广州日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