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推行民主是假捞取利益是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8日08:40 南方日报

  美国对待“革命”的态度缘何不同——

  推行民主是假捞取利益是真

  乌兹别克斯坦政府与东部安集延市的反政府激进分子之间的冲突变成了令世界震惊的流血事件。随着越来越多的细节被媒体披露出来,舆论普遍认为,乌兹别克发生流血事件决非偶然,这是美国对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发生的反政府事件使用“双重标准”的结果。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美国在这些国家推行民主是假,为自己捞取好处是真。

  美国态度其实不难理解

  目前,西方舆论对美国政府在人权、民主、自由等问题上所持“双重标准”的批评不绝于耳。同样是反政府,为什么发生在格鲁吉亚等地的反政府运动得到美国政府的支持,并以反政府人士大获全胜而告终,而发生在乌兹别克的反政府事件却变成了惨烈的流血事件?其实,出现这样的结果并不难理解。

  乌兹别克斯坦是美国反恐战争的一个盟友。美国白宫表示“恐怖组织”可能参与了安集延市的暴乱。但据现场目击者和熟悉该地区形势的分析人士称,多数抗议者只是对政府的腐败行为和贫困现状怨声载道,并没有支持伊斯兰极端主义。

  美政府的评论显然是在暗示美国对乌兹别克斯坦总统伊斯拉姆·卡里莫夫的支持。卡里莫夫也在5月14日指责抗议活动是由“伊斯兰解放党”策划的。“伊斯兰解放党”是一个伊斯兰组织,乌兹别克斯坦政府经常指责该组织煽动群众从事极端活动。

  面对国际社会的指责,白宫发言人斯科特·麦克莱伦极力淡化此事,他表示:“乌兹别克斯坦人民显然希望看到一个更有代表性、更加民主的政府。但是这样的意愿应该通过和平而不是暴力方式实现。”自这个中亚国家2001年10月被美国宣布是其“反恐战争”盟国以来,华盛顿经常被指责在乌兹别克斯坦人权记录方面保持沉默。

  美国不想失去“反恐基地”

  乌兹别克斯坦被认为是美国情报机构“引渡计划”的目标国家之一。根据这项高度机密的计划,中央情报局将会把恐怖分子嫌疑犯运到可以实施刑讯的第三国,在美国,这种刑讯逼供是不允许的。据美国报纸报道,数十名恐怖分子嫌疑犯已被转运到了乌兹别克斯坦。

  中央情报局从未对该计划发表任何正式评论。但据《纽约时报》本月早些时候所获得的飞行日志显示,与中央情报局有联系的飞机曾降落在塔什干,飞机所使用的序列号与其用于向世界各地转运犯人的序列号一致。飞行日志显示,从2002年至2003年底,至少有7次航班从中东和欧洲前往乌兹别克斯坦。

  “引渡计划”所涉及的其他国家还包括埃及、沙特、约旦、叙利亚和摩洛哥。据一些被释放的犯人(包括加拿大人马赫·阿拉尔)透露,他们在关押期间曾受到过刑讯逼供以及虐待。美国在乌兹别克斯坦人权问题上所持的双重标准甚至在美国务院网站也清晰地显现出来,该网站15日仍在指责乌兹别克斯坦警察和安全机构“使用刑讯作为日常调查技巧”,尽管如此,美国仍在2002年给予这些安全和执法机构7900万美元的援助。

  美国试图在乌建空军基地

  前英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克雷格·默里的言论进一步突出了美国援助的矛盾性。他批评盟国给予乌兹别克斯坦的支持,而他们却以相似的指控作为入侵伊拉克的合法理由。默里表示:“美国将会宣称他们正在教给乌兹别克斯坦人非强制性的审讯手段,但这基本上是不真实的。他们为乌兹别克斯坦安全机构提供资金,并给予该国数千万美元的军事支持。这都是美国试图在该国建立空军基地所抛出的诱饵。”

  默里说,2004年3月,即他卸任英国大使之前,塔什干发生了一系列自杀性爆炸袭击,在此期间他曾看到一些电话截听记录,“基地”组织代表在电话中正在互相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当时的美国务卿科林·鲍威尔却宣称“基地”组织策划实施了这一系列爆炸事件。“我认为甚至连美国自己都不相信这种宣传,”默里说。

  美国对乌兹别克斯坦的援助仍在继续,许多人将此看作是美国对其在该国建立卡纳巴德基地的一种“回报”。

  美国驻乌大使馆网站称,乌兹别克斯坦安全和执法机构在2004年获得了美国1000万美元的支持。人们不禁要问,如果类似的流血事件发生在被美国视为眼中钉的白俄罗斯,美国政府的态度还如此暧昧吗?

  杨孝文 任秋凌

  图:

  乌兹别克斯坦近日骚乱造成数百人死伤,这是群众在安集延埋葬死于冲突中的亲属。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2005财富全球论坛
七部门稳定房价新政
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苏迪曼杯羽球赛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