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乌兹别克可能成中亚动荡导火索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8日08:40 南方日报

  日本《东京新闻》认为

  乌兹别克可能成中亚动荡导火索

  日本《东京新闻》15日发表的分析文章说,乌兹别克斯坦反政府暴动爆发的费尔干纳盆地,从苏联时代开始就素有“中亚火药桶”之称。当地的贫困使伊斯兰激进势力迅速崛起。卡里莫夫政府则一直沿用前苏联的方式,着力镇压反政府武装组织。乌兹别克斯坦的这次暴动,是由来已久的不满达到极限的表现,也许还将成为中亚开始真正动荡的导火索。

  文章说,费尔干纳盆地曾经是中亚最肥沃富饶的土地,它三面被海拔高达5000多米的大山所环抱,是天然的军事要塞,进可攻退可守。同时,受到几条大河的滋润和孕育,农业条件得天独厚。从14世纪末开始,那里成为蒙古帖木儿王朝的中心和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同时,也作为伊斯兰神秘主义的“圣地”,修建了很多清真寺和神学院。但是,自从费尔干纳盆地被并入俄罗斯帝国以后,由于被勒令单纯种植棉花,土地越来越贫瘠,人民的生活也越来越贫困。从那时起,伊斯兰势力的抵抗运动便逐渐壮大起来。

  十月革命后,那里的宗教受到了压制,很多清真寺被毁。为了镇压伊斯兰激进主义的抵抗运动,斯大林开始计划分而治之。他将费尔干纳盆地人为地划分为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3个共和国。因此,该地区的国境线才如此错综复杂,民族对立也由此而生。苏联末期,该地区的民族对立表面化,爆发了许多暴动。

  苏联解体后,乌兹别克斯坦独立,卡里莫夫就任总统。虽然他失去了苏联这个强大的后盾,但其“强权主义”却得到了欧美和俄罗斯等国家的容忍,因为他们担心伊斯兰激进主义势力的扩大。由于卡里莫夫政权穷追不舍,费尔干纳盆地的激进势力逃出了乌兹别克斯坦。这股势力进入了持续内战的塔吉克斯坦伊斯兰反政府势力控制的地盘,还侵入了吉尔吉斯斯坦南部。

  参编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2005财富全球论坛
七部门稳定房价新政
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苏迪曼杯羽球赛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