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活人墓”背后的诉求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8日09:45 中国新闻网

  “美德良操百世铭,勤政廉洁两袖清。”这是一副特别的对联,篆刻在一座活人墓墓碑上,墓的主人冯国良曾是全国人大代表,退休前担任彭水县桑柘区原人大主席,如今冯国良尚健在,年仅59岁。对于自己建墓行为是否妥当,冯国良的回答是,这是风俗并保证其建墓在退休后,不涉及任何经济问题(5月16日《重庆晚报》)。

  “活人墓”不是头一次听说,它让我想起了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h.maslow)提出的“需要层次论”,这个著名的理论如今已经成为管理学的理论基础。马斯洛认为,人是有需要的动物,而且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只有某一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会出现。马斯洛将需要划分为五级: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级“需要”是有前后次序的,只有当排在前面的那些需要得到了满足,才能产生更高一级的需要。

  冯国良位至“全国人大代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理需要相信都是非常有保障的。至于其他诸如安全的保障、社交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等等,在当地的这个县城中,全国人大代表的名头也足以拥有受人尊重的一切条件。当这四个需要层次逐一满足以后,剩下的就只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了。

  对生死轮回的心理想像,再加上为了体现自己的优越感,充分表明自己的身份、地位和面子,以便“名留千古”,冯国良自然就会想到修建豪华大墓。同尊重的需要一样,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且这种需要几乎在任何人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自我实现”当然没有错,错就错在为了实现自己内在的心理欲求而公然违反国家的殡葬管理规定,甚至不择手段地与法律、政策博弈。拥有人大代表身份,本来更应该“为民请命”,现在相反却被当做某些人实现自己“扬名立万”的工具,这种“激励”在管理学中,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来源:检察日报,作者:彭兴庭)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2005财富全球论坛
七部门稳定房价新政
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苏迪曼杯羽球赛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