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古北传奇:台湾人在上海的融入与碰撞(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8日11:13 人民网-华东新闻
古北传奇:台湾人在上海的融入与碰撞(组图)
古北新区商业街。

  肖云峰 摄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只身在大陆投资的台商,下决心把妻儿接到身边生活;持续下滑的台湾经济,也使更多台湾中产者乃至自由职业者移居上海。而古北是上海台湾人聚居最多的社区

  细雨缠绵的5月下午,汪美华拖着黄慧华在宝石公寓社区活动室里,一边和荣华社区居委会主任朱兰萍自在聊天,一边等待着记者。对近两年古北及上海市区交通堵塞状况的了解,让她对记者的迟到显得十分宽容。

  “我下岗了,没什么事。她比较辛苦,既是‘台妈’又是‘台干’。”汪美华一口软软台湾腔,活用着大陆和台湾的流行词语。

  按流行的简称,移居大陆的台湾人中,身份大抵有几类:台商、台干(台湾干部,公司管理人员)、台妈(全职太太或妈妈)、台生(学生),以及尚无合适简语的自由职业者等。

  移居上海13年的汪美华,眼下已是全职太太,3年前才来的黄慧华还在职场奔忙,是禾象工程咨询公司的业务总监。

  眼下,她们还有另一共同之处:住在古北。

  而这,正是我们的话题。

  古北是这样长成的:一片郊野,变身高尚国际社区

  古北在哪里?如今已不是问题。

  时光倒流13年,汪美华和丈夫一起来上海时,古北只是他们被迫选择的落脚点。理由很简单———“那时的上海,房产内外销截然分开,按城市规划,古北新区集中供应被上海人称为侨汇房的高档外销房,想购买,得凭护照,支付美元。”

  因为别无选择,汪美华买房反而比后来面对太多高档房源时的黄慧华们要坚决果断得多。

  古北新区启动于1987年。这一年的11月7日,“台胞探亲第一人”刚在上海虹桥机场落地。

  1992年汪美华买房时的古北,只有宝石公寓和钻石公寓两项建筑,附近的明珠大厦是火热的建筑工地,其它地块多半还是农田或长着半人高野草的空地。路边乱设着油条早点摊,民工用自来水冲澡,找不到罗森和“7—11”超市,去餐厅吃饭要先买票,买不到生活必需又能放心的东西:面包、童鞋、玩具,找不到可看的电视节目,晚上连南京路都一片漆黑,完全不是想像中的“十里洋场”……

  骤然掉进一个陌生环境中的惊讶不安,让孩子哭了很久,也让汪美华满心焦虑。

  她是在台湾亲友一片不理解声中移居上海的。但是,她和丈夫都看到了大陆的处处商机;她像多数台湾女性一样,认定“不管到哪儿,一家人就要住在一起”。

  来了,却不能踏实。“那时,老在想,是不是要在身上带一笔钱,一有风吹草动,随时回去。”汪美华大笑。

  “离虹桥机场只有10分钟”,当年古北房产广告专门针对台商的惴惴不安

  离虹桥机场只有10分钟路程,这在当时古北房产广告上放得很大。对于许多心里不安定、看重便捷来往的台商,确是影响购房的一个重要因素。

  惶然不安,在一天天减少。治愈了最初的水土不服,生机蓬勃的上海,对经历过或者错过了上一轮台湾经济奇迹的人们,就是人生全新的起点。

  汪美华们住下了,并开始生活和打拼,打拼足迹印满上海,乃至邻近地区、全国各地。可生活还是落在虹桥古北———这里,正一天天从杂乱里变生出优雅华贵,维多利亚大厦、美丽华花园、罗马花园、里昂花园……一座座从名字到风格都带着欧美印记的建筑拔地而起,借了上海西部的一抹绿色,合围成一个自成一统的宁静居住区。循着他们的口味嗜好,这个社区渐渐营造出适合他们生存的舒适和熟悉。

  这个只用了10多年就在郊野里兴起的高尚社区,并非没有经历过波折。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房产低迷。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引起这里的房价一路下跌或上演“高台跳水”。前些年,有的房价甚至跌破1000美元平方米,大批房子被换手。即使在那样的艰难里,古北房产租金仍然保持全市最高,因为它已是上海少有的成熟高尚社区,其人文生活环境无可替代。

  古北很像是股票市场上的一支绩优股,一路攀升。台湾豪富蔡辰男初来上海,有房产公司提出以3000万美元出让古北地区将近15万平方米的地给他,进行房产开发。他看着那一片感觉位置颇偏僻的农田直摇头,转身去了其它城市。几年后,古北已是上海地价最高的地区之一,令蔡辰男后悔不已,到底在这里开了间小餐厅,做自己钟爱的美食,也算在古北凑一份小小的热闹。

  太太们这样“享受上海”———抱成团一起去“探险”、体验

  汪美华觉得,正是台商们的定居催熟了古北。

  古北一直有“小小联合国”之称,然而,那些来自欧美等地的外籍人士,多半只是流动频繁的租房者,本地购房者则带着投资买卖做房东的目的,而台商及家属却是移居此地安家生活的。台湾太太们亲身参与、见证了一座全新“家园”的崛起,其过程之神奇有如梦幻,回头看时仍不可思议。

  3个儿女都已长大的汪美华爱说,自己的主要生活,就是“享受上海”。

  这样想的台湾太太绝非个别。在上海,活跃着一个已有三四百名成员的“移居上海太太俱乐部”。在台湾,多数人家都是双薪家庭,加上人工昂贵,多数女性既要忙工作又要照顾家庭,辛苦自不待言。移居上海,太太们则多半自动“下岗”,支持丈夫,照顾孩子,烦琐的家事多了保姆代劳,除了动脑筋培养孩子、偶尔亲自下厨房烧几道家乡小菜之外,忙碌惯了的她们,有了太多空闲可以用来享受。

  “享受”绝非什么声色犬马。住在古北的台湾太太,多数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受过良好的教育,她们常常呼朋唤友,满上海去找新开的餐厅和茶馆,吃饭、喝茶、打麻将、购物、美容、健身、打球,消磨时间,也认识环境,这成了她们保持联络、交流信息、获得身份认同的重要方式。她们还热衷于学习、尝试和体验各种新鲜知识,带着点儿在异乡“探险”的兴致,比如学习推拿、中医保健法,学画中国画或书法。她们还有自己的读书会,相约一起参观上海的博物馆、老房子,感受历史巨变时的参差骚动。后来者很容易在这类活动中获取在上海生活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化解困惑与不安。

  “举家移民上海,当然想融入本地生活。”多数台湾人都这样说。他们都表示,很喜欢上海的生活。但事实上,有一项统计显示,仅有20%的台商休假时常跟大陆人聚会。除了工作,他们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像古北一样的小环境里、在台湾人的小圈子里。

  “台湾人爱聚居”的论断,记者从好几位上海市民那里听到过。荣华居委会以经常组织各类活动闻名,但台湾居民参与的积极性远远不及外国人,虽然台湾太太们既有闲又不存在语言、文化方面的障碍,在台湾更有着良好的社区活动和义工习惯。

  “大家都觉得要低调行事,因为常常处在两岸关系的风口和夹缝里,身份尴尬。”汪美华解释说。

  安家古北,看的吃的,有如在台北一般的家常感受

  对于她们,享受上海,首先是在古北。

  所谓高尚社区,外来者所见只是华丽时尚的外表,真正的品质,必须居住才能体会。古北的房子,基础设施及预留规划都属一流,是上海最早能看到小型中央空调、容积式热水器、高档卫浴设备和厨具的地方。在上海的物业管理行业,古北当年保持着不少第一的纪录:第一个组织外销房业主委员会、第一个建立外销房维修基金、第一个拥有区域性的地面卫星电视接收站……

  很多移居上海的台湾人,都是每天收看CNN以及台湾的电视节目,保持着对台湾资讯的密切关注。

  沿着水城南路和黄金城道走,两侧一栋栋高楼多由拱门连接,形成一块块街区。街区沿街底楼多是商铺,招牌上的英文、日文、韩文与繁体汉字相得益彰,还有各式餐饮商店和俱乐部,为社区居民服务的银行、邮局、物业公司、房产租赁、美容美发店、美容健身用品店、面包房、便利店、航空公司营业部、干洗店、服饰店、家居装饰店等商业设施,整洁精致而安静。沿着水城南路向北走几分钟过了虹桥路,是更多更热闹的商业街和餐饮区,还有众多娱乐场所。

  这里有正宗台南担仔面、鲁肉饭、功夫茶或珍珠奶茶,有叫“鹿港小镇”的小酒店,能吃到台湾名店“鼎泰丰”做的价格昂贵的蟹粉小笼……有人统计说,这块区域内有20余家韩国餐饮店、近20家香港的,日本、新加坡和欧美的餐馆也不少,但台式(包括快餐、咖啡和酒吧)的,就有200多家。

  汪美华说,去古北的台湾餐馆,好处是能看到最新的台湾报刊,也永远能够碰上熟人,老板也来自家乡,很容易在店堂营造出家常的亲切轻松。

  恼人的细节,集中于食品安全与医疗

  岂止聚会餐饮,只要可能,生活在古北的台湾人都会坚持熟悉的消费习惯,选择台湾人店铺购物。他们看重健康,大陆日渐其多的食品安全事件,让她们永远提着一颗心,连去著名的古北家乐福也不敢放松。

  医疗是最不能放松的领域。开头,他们只能去普通医院,拥挤杂乱,毫无私密性;以后有了特需门诊,却又代价昂贵,能在台湾健保卡入账的,往往是很小一部分。黄慧华说,她生了一回急性肠炎,去医院挂号,人家一听她的口音,硬让她跑到另一栋楼去看特殊门诊,医生开了5天点滴,竟要2000多元。儿子手臂受伤,竟转了3家医院、拍了3次X光片。汪美华的经验是:生小病,能忍则忍,最好能等到回台湾探亲时再看。

  问汪美华,上海哪家医院最好,她的回答是:长宁区中心医院。因为与古北为邻,这家医院有许多适应这些“特殊顾客”要求的服务措施。

  台湾《商业周刊》不久前做过一项“移居上海大调查”,在已移居上海的30万台湾人中,54.5%表示满意或相当满意本地生活,只有5.9%不满意;51%的移居者,收入比在台湾提高;有29%已在上海买房,未购房者中也有43%有近期购买意向。

  抱怨归抱怨,磕绊归磕绊。黄慧华和汪美华都说:“我习惯了上海!”

  毕竟,她们每年才回台北一两次,多半是住在父母亲友家里,回了家乡反有在外做客的感觉,竟会有“快点回古北家里”的念头冒上来。

  上海,已是另一个可以心安的家了。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把孩子送进本地学校

  古北地区既有全外语教学的国际学校,也有台商子弟学校和长宁区内的普通中小学。让孩子读什么学校,移居上海的台湾人必须权衡选择。

  汪美华在夫妻俩来上海创业的第二年,就将3个孩子接到身边。那时,大儿子已读到小学五年级,两个女儿则读二年级和四年级,同时进了附近新建的普通公立小学,成了新虹桥小学历史上第一批台湾籍学生。乍入陌生环境,坐进40多人的大班级,课程完全不能对接,又听不懂老师和同学的上海话,孩子们哭了很久。

  对于教育,台湾妈妈们都很看重,不是没想过要进名校,却完全不知该如何操办。汪美华已经觉得很幸运,新虹桥小学教育质量不错,老师们还主动为孩子补课,让她十分感动。几个孩子从此像普通上海孩子一样学习、成长着。眼下,大儿子已从上海师范大学毕业,正在台湾服兵役,二女儿和三女儿分别在华东政法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读书。只有少数时候,他们才显得和上海同学不一样:别的同学上政治课,他们可以免修;小学社会品德课或语文课上,偶尔会有“这里是我的家乡”等等句子,他们会不肯读,或者举手表达异议;台海局势紧张的时候,也有同学追问他们到底怎么想。

  越来越多的台湾人都选择把孩子送进本地学校、就近入学,而且,最好是不进所谓境外班、国际部。他们希望,孩子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融入母语文化,为未来发展打开一片广阔天地。

  有电视台记者追问汪美华的女儿:到底喜欢台北还是上海?小姑娘想了想,回答:“我喜欢台北,但我习惯了上海!”

  也有失败的例子。孩子在上海读书两年,黄慧华已为她转了3次学,最终退出公立小学,进了全英语教学、每年学费1.2万美元的新加坡国际学校。后一次转学,起因很小:孩子每天午饭后要吃一个水果,老师不允许,理由是会弄脏教室。黄慧华认为这是因噎废食。在她看来,小事的背后联系着教育理念的误区。

  古北“围城”:里面的人可能想出去,外面的人还在涌进来

  古北新区里到底居住着多少台湾家庭?说法不一。荣华居委会主任朱兰萍说,在他们那里登记的有300多户,实际数量应该更多。有台湾媒体说是700多户。近几年一次次的台海风波,促使许多原本只身在大陆投资的台商下决心把妻儿接到身边,持续下滑的台湾经济也使更多台湾中产者乃至自由职业者移居上海。

  古北的疆域,也依靠其品牌效应而逐年扩大。近两年,长宁区政府和古北集团主持的新古北国际社区工程引来众多知名开发商加入。这个被称为古北二期的浩大工程完工后,古北将成为集居住、休闲、教育、商务为一体,上海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国际化社区。有专家断言:不管房产市场局势如何,生态、人文环境都不可复制的古北,仍值得珍藏。

  与之相左的意见是,随着延安路高架开通,商业日趋繁荣,人流车流嘈杂,10年前的高档住宅区有变为“闹市区”的危险。这不,上海著名的襄阳路市场将拆,精明的摊贩们都瞄上了这里:古北。有位台商就在普陀区长寿路买了房子,准备“逃出”古北:“这里的台湾人越来越多,老是碰到熟人,完全没有私密感。”

  无论如何,眼下,古北仍是许多台湾人初到上海的首选落脚点。看好其住客的教育、经济背景的整齐和与时尚的接近,开家古北店,仍是众多商家试水上海市场时渴望迈过的一道高门槛。

  汪美华就是愿意留守古北的台湾人中的一个。在古北,她是社区义工队的队长。她认真地告诉朱兰萍:“我喜欢你们,舍不得离开这里的居委会!”

  看来,她正在融入这座城市,透过古北这扇窗。

  古北新区(链接)

  这是一个位于上海市区西部虹桥开发区西南侧,西起虹许路、东至姚虹东路,北起延安西路(高架)与虹桥路,南至古羊路,占地136公顷的地块。作为上海市第一个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建设的高标准国际社区,古北新区一期曾入选20世纪90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观,获得新中国50年上海住宅小区大奖,从此名扬海内外,一度还被开发成了上海都市观光旅游的一个项目。

  古北新区当年集中供应被上海人称为侨汇房的高档外销房,是与上世纪80年代上海第一个涉外商务区虹桥经济开发区配套而设立的,1986年获得批准,实际启动于1987年。这里如今云集着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户境外居民。

  《华东新闻》 (2005年05月18日 第十版)
古北传奇:台湾人在上海的融入与碰撞(组图)
在古北新区购物的台湾人。

  爱诗 摄
古北传奇:台湾人在上海的融入与碰撞(组图)
古北新区已成了台商的首选住宅区之一。

  肖云峰 摄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2005财富全球论坛
七部门稳定房价新政
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苏迪曼杯羽球赛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