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少有人关心台“国大”选举空前绝后投票率仅23%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8日11:41 桂龙新闻网

  连宋大陆之行,在台湾岛内引起了热烈反响,过去一段时间之内,有关连宋的新闻成为岛内媒体的主要话题,号称攸关台湾政治发展趋向的“国民大会代表”选举则很少有人关心。

  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在5月14日举行的这次“国大”选举果然空前绝后。台湾选务机构公布的资料表明,投票率只有23%,台湾选举史上最低。在总数为300席的代表中,前五位的是:民进党127席,中国国民党117席,“台联党”21席,亲民党18席,张亚中等一百五十人联盟5席。

  选后,岛内《联合报》做了一次民意调查,发现虽有逾四成民众满意选举结果,但有五成一质疑这次“少数民意”的选举代表性不足,且有六成九选民迄今仍不清楚新“国代”的任务到底是什么。《联合报》分析说,这次选举主要目的虽是选出“修宪国代”,但本质上却是各政党政治版图的角力延伸,而非反映民众“修宪”立场。投票选民中,只有二成八是参考各政党“修宪”主张投票,五成坦承是投给自己平常较偏好的政党。《联合报》分析认为,动员力不足则可能是国、亲两党选票流失的主因之一。国、亲两党支持者的投票率在四成三左右,远低于民进党和“台联党”支持者约五成五的投票率。

  在台湾的政治机构设置中,“国民代表大会”本是负责“修宪”等任务的“立法机构”,但近些年的地位和重要性不断下降。2000年4月,第三届“国大”通过“国大虚级化修宪案”,把“国大”变成了有活干时才选举产生的非常设机构———“任务型国大”,只行使复决“立法院”提出的“修宪案”等职权。2004年,台湾的“立法院”又通过“修宪案”,废除“任务型国大”。因此这次选举产生的“任务型国大”,既是绝无仅有,也是空前绝后,在复决“修宪”案的同时,也把自己彻底废掉。按照规定,这次选出的任务型“国大代表”最晚必须在5月30日前集会,进行“宪法修正案”的复决程序,具体说来,就是要复决以下5项议题:一、“立委”席次减半,由225席减为113席;二、“立委”任期由3年改为4年,跟“总统”任期一致;三、“立委”选举制度改为单一选区两票制;四、废除“国民大会”,改由公民复决“宪法”修正案;五、“总统”、“副总统”弹劾改由“司法院”大法官审理。

  虽然,至今许多台湾民众仍不清楚“国代”的任务到底是什么。但是,客观的现实是,“修宪案”一旦复决通过,将对台湾地区的政治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岛内“立法院”的职权必将强化,岛内政治体制将朝向“三权分立”发展;另一方面,“修宪案”中关于“单一选区两票制”的选举制度将有利于民进党和国民党两大党的发展,亲民党和“台联党”等小党的生存空间将遭到极大挤压,岛内政党将出现新一轮的重组,政治生态将有所变化。

  现在看来,“国代”300席次中,赞成“修宪案”的民进党和国民党共有244席,反对“修宪案”的共有51席。也就是说,即使需要3/4同意的高门槛,“修宪案”的通过也不会有太大问题。

  这边“国大代表”选举刚刚完毕,那边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16日正式起跑,中国国民党中央16日上午正式张贴党主席选举公告,公布时程:5月25日至6月8日受理申请、连署、登记,7月4日至8日公告选举人名册,7月16日选举。

  国民党秘书长林丰正表示,办好这次选举,将是国民党永续经营发展最具体的表现,是国民党努力深化民主的具体方向。国民党中央一定会办好主席选举工作,会要求所有专职党工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式,办好这次选举。

  据报道,王永庆兄弟曾宴请连战,包括公开发动连署劝进的云林县“议长”陈清秀等多位县市“议长”也出席。王永庆在席间肯定连战的“和平之旅”,表示“胡连会”对两岸和平有重大影响,符合台湾人民利益,他更说“大家应该去劝劝阿扁(接受)!”

  岛内人士分析认为,连战在主观上并不想续任,但基层忧心王马之争会让国民党分裂,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未来两个月国民党“内战”不容小觑,因此劝进连战续任的声浪不会停歇。对于基层仍然有劝进连战续任的声音,林丰正表示感谢,不过据他了解,连战主席卸任的意向目前还没有改变。

  来源:

  人民网 责编:黄珊 作者:吴亚明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2005财富全球论坛
七部门稳定房价新政
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苏迪曼杯羽球赛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