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予民以“利”胜似禁民之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9日00:08 红网

  时下,南方又到麦熟夏忙时。按惯例,城郊的农民兄弟们又将开始一年一度的焚烧秸杆“常规”作业了。然而,据《人民日报》5月8日的报道说,近日,合肥市政府出台了一项特殊政策:今年夏季油菜收割时,将在机场周边和环城上风口乡镇,以每公斤9分钱的价格,集中收购油菜秸秆,彻底根除秸秆焚烧带来的大气污染。此策一出,广大市民和农民无不为之拍手称快。

  凡事总有一个解决的途径,笔者留心了一下,其实,面对这遮天蔽日,污染空气,有害健康,得不偿失的焚烧秸杆行为,安徽省早从1998年开始便先后出台了三部地方性法规,明确规定禁止露天焚烧秸杆,该省所颁布实施的《安徽省农村能源建设与管理条例》(1998年8月)、《安徽省民用机场净空环境保护条例》(1998年12月)、《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1999年6月),这三部地方性法规更明确指出,禁止焚烧产生大量烟雾的农作物秸杆、垃圾等物质,违者视情节给予相应的行政和经济处罚。过去每到夏忙时,安徽省和合肥市的省市两级都要发出“禁烧”的紧急通知,并派出督查小分队下乡检查“禁烧令”的执行落实情况,结果,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督查组下是下去了,然都市街头的“人造浓雾”却是日胜一日,昼夜不散,这不能不让人顿生疑惑,奈何三部地方性法规和政府的三令五申都禁不住这恼人的烟雾?

  地方性的法律、法规和政府的禁令当然有其法律的严肃性和政令的强制性,然而在冲天而起、连绵不断的秸杆烟雾面前,这些法规和禁令似乎是显得那样软弱无力和禁而不绝。我想,问题除了宣传不够、管理不严、执行不力等原因之外,我们似乎更应从农民兄弟的角度来考虑一下这秸杆焚烧及回收与利用问题。众所周知,每年的“三夏”大忙季节,也是农民群众们最为辛苦劳累的时段,割麦、扬场、收菜籽、栽水稻,披星戴月,几乎一刻不得消闲,而面对这块块麦田中堆积成山的秸杆,农民们往往采取的都是最直接、最简单的处理办法——一烧了之。尽管在现在,秸杆还田、废物利用的技术早已在实践上取得了成功,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些生态综合利用技术对农民群众而言还是停留在书本和电视中,昂贵的还田成本(仅一个秸杆沼气池的设备就需投入1万多元),尚不完备的生态科技推广与服务体系,因无利可图而造成的不少地方政府所采取的听之任之的观望态度,这更使得农民兄弟们对秸杆综合利用的技术望而生畏,敬而远之,自然也就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府的禁令于不顾,为图方便,“大”火燎原,烟锁城市了。

  常言道:堵不如疏,禁不如导。在四处点火、到处冒烟、无处不在的秸杆烟雾面前。我想,今年合肥市政府所采取的回收秸秆、予民以“利”的做法,可谓深得民心,既促进了农民增收,也彻底解决了环境保护问题,称得上一举多得。而事实上,作为政府,看似花出了一点财力,但却能够让农民群众心情舒畅、心服口服地放弃沿用千年的陋习,也算是四两拨千斤的妙招。笔者希望,相关职能部门在今后更要多加大对包括秸杆还田在内的生态建设的投入,多做好技术引导和配套服务工作,为秸杆的综合利用真正找到出口,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科学的执政观,才是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也是保障群众身心健康、构建和谐社会的长效之举。(稿源:红网)(作者:刘兴民)(编辑:潇湘行)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