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日本“悠游教育”面临终结命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9日00:59 东方早报

  日前,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的中学教科书“检定结果”,因为有美化、淡化侵略战争,对周边国家在领土等问题上采取强势态度的倾向,引起了国内外的一片谴责之声。然而,在日本国内受到更多关注,被广泛报道的却是新版教科书所导入的另一真正重大改革:摈弃悠游教育。在大多数地方报纸中,“脱悠游教育”赫然大字,独占头版头条。

  所谓悠游教育(ゆとり教育),是相对于填鸭式教育而言的,指学校留给学生和家长充裕的自由发挥空间,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生活、生存能力,而不只是书本知识。

  1977年,日本政府修订对全国中小学有法律效用的《学习指导要领》,首次提出应该重视“悠游但却充实的学校教育”。1979年公立大学采取全国统一考试,以减轻考生的负担(私立大学至今仍是各出各题,各自为政)。

  上世纪80年代,日本校内暴力、旷课、辍学等问题日趋严重,重视悠游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强调要以“心的教育”为重,“尊重学生个性”。1992年,日本全国又开始实施1989年修订的《学习指导要领》;生活课成为小学生,家庭课成为高中男女学生共同的必修课。

  1997年,神户发生14岁少年杀害儿童的恶性事件。2000年5月发生17岁少年劫持公共汽车事件以后,17岁少年犯罪曾在当年度屡屡发生。同年推出的《教育改革国民会议最终报告》强调学生义务服务活动制度化。

  2002年,1998年再度修订的《学习指导要领》开始在全国实施。学校五日制开始逐步在全国推行,从间休周六慢慢过度到周末双休。为了因应缩短了的学时,教科书也开始逐步削减,像数学和科学等所谓硬学科到2004年时已经削减了近三分之一。育人的学科如社会课,则大幅度上升。然而,孕育了20多年的悠游教育还没有完全出世就惹来了大量的疑虑和指责。很多人指出,悠游教育不仅没有让学生的心灵充实起来,而且还得对不断恶化的青少年犯罪负责。与此同时,由于近年来日本学生的学习成绩持续下滑,悠游教育更是受到众多非议。

  日语中的“学力”含义比较广泛,包括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等。而所谓学生的“学力低下”是日本国民最为恒常的话题之一。在这一点上,日本和美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听日本人在媒体上乃至闲谈中危言耸听地大谈特谈自己国家的学生学力如何持续下滑,真有世界已近末日之感。而最近把日本人的危机感推上顶峰的无非是经济合作和开发组织(OECD)2003年在世界范围内所作的学生学习成绩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日本学生的数学能力从2000年的第1位一下子降到第6位;综合读解能力从第8位降到第14位。

  尽管科学能力仍然保持在第2位,但是这种结果哪能是日本所能接受的?要知道日本可是地地道道的以教育立国的国家。1850年江户时代接近尾声时,日本就有遍布全国的主要是由义务教师承担识字和算术等教学任务的“寺子屋”15000多所。有人形像地比喻说,当时的寺子屋比现在遍布全国各地的便利店数目还多,使当时的日本就学率高达80%多(相形之下,当时处在世界头号霸主地位的大英帝国的就学率还不及30%)。在其后的明治时代,日本更领世界之先,基本扫除了文盲。

  于是,素以谨慎著称的日本人如今刻不容缓地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不仅把为了“悠游”而被删去了的那三分之一硬科学内容尽数归还到学生教科书中,还大幅增加了数学课的内容。来年春天,当新课本投入使用时,还没有“悠游”几天的日本学生的书包又将沉重起来。

  根据历史经验,日本如此全力以赴,要在学生水平测试上争回个一二名也许问题不大,但是,这真的是早已跻身发达国家的日本所应该倾全力去争取的吗?

  今天,亚洲很多国家都还处在忙着应付温饱、建立基础工业的阶段,但是日本却早已积攒起了雄厚的家底,有着最现代化的工业基础。可惜的是,决策者们仍然摆脱不了仰人鼻息的思维惯式,只满足于模仿和对别人的发明进行小打小敲的改造。

  美国几乎从未在名目繁多的各类国际测试中名列前茅过,然而,近百年来领导世界新潮流的思想和技术大部分都是来自这些“不长进”的学生的大脑。稍微留意一下周边的世界就不难发现,我们现在日常所用的东西和所操作的概念,几乎全部是西方人的发明。从电影、电视、电话、电脑到照相机、摄影机、录音机、录像机到火箭、飞机、火车、汽船到电脑联网、期货期权、社会科学,我们亚洲人贡献甚少。而贡献如此之少,创新精神如此匮乏,又怎么能够奢谈亚洲世纪?

  要打破这一令人汗颜的局限,就必须向统治亚洲的以考试为目的的教育制度开刀。坚实的基础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只有从孩提时代就习惯于自由翱翔的大脑,才能够具备想前人所未想、干前人所未干的能力与胆略。日本确曾跃跃欲试,也蹑手蹑脚地开始尝试过悠游教育,但就像没有直面过去的勇气而篡改教科书一样,日本也缺少领导未来的器量。

  那么,想打造亚洲世纪的人们,又该由谁来肩负这一期许呢?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