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借力朱子遗迹扩容厦门旅游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9日02:39 东南早报

  早报记者苏丽艳实习记者丰晓飞文/图

  探访遗迹

  采访过程中,幸得原同安县文化局局长颜立水先生陪同,记者总算将分布在同安不同角落的朱熹遗迹“走了个透”。这些遗迹,或是碑记题刻,或是石亭塔楼,或是后人纪念古人的祠堂,一并游览下来,无异于一次文化之旅。对于古圣人的怀思之情,恰如游者眼中山野的新绿,自然生发。

  “同民安”石坊

  从同安城出发,直奔与泉州南安交界的小盈岭。还未出城,南门桥溪中石上朱熹所题刻的“中流砥柱”四字隐约可见。颜立水介绍,朱熹题刻这四字的用意鲜明,就是要学生勤学苦读,将来成为国家栋梁之才。而等车子驶离凤山路,往国道324线上经过15分钟的车程后,横亘路口的“同民安”石坊则已映入眼帘。

  据记载,同安与南安接壤的小盈岭,东北风由这个缺口吹入,袭击沙溪一带的田园庄稼,以至民谚有“沙溪七里口,无风沙自走”。朱熹在此建造“同民安”石坊“以补岭缺”,寓意“安斯民于无既”。

  “现在,朱子手书并落款的‘同民安’匾额还在,不过,现在我们看到的石坊正面三字为原迹,反面三字为仿写。”石坊立于山路中,一旁立有一块“同安关隘”石碑。颜立水说,朱熹所建的“同民安”石坊原是一个牌坊,后来,在清雍正十二年间倒塌,乾隆三十三年时,政府改坊为关,这块关隘石碑就是用牌坊上其中一块石头制成的。

  如今,“同民安”石坊所在的山路下已开通了笔直的国道,从同安往南安的路程也不再舟车劳顿。然而,几棵树龄在800年以上的古榕树却依然苍劲地生长在石坊一侧。据颜立水介绍,这些榕树正是朱熹当年为防风沙发动百姓所栽,4年后,当朱熹要离开同安的时候,百姓送他到小盈岭,“扳辕不忍离”,朱熹为此在一块巨石头上题字“扳辕石”,以感谢同安百姓的厚意。

  安乐窝崧山岩寺朱子祠

  “郭岩隐安乐窝”是题刻在一块墓道碑上的朱熹笔迹,这块墓道碑位于同安郭山村崧山脚下,据地方县志记载,是朱熹为好友节度使郭先生看风水选定墓地后所题的。朱熹与郭岩隐关系密切,两人常在崧山会面。不过现在墓道碑旁,已是一片茂密的龙眼树林,只有几名养蜂人正忙着在树下收集蜂蜜。

  崧山岩寺的几名老者指着一株不甚浓密的榕树告诉我们,这是朱熹当年亲手种下。这几名长期居住山间的老人有着与这里的寂寥相反的热情,在他们的带领下,一座位于崧山岩寺旁的朱子祠出现在我们眼前。这座朱子祠,如今有一大半的空间已成为这些老人的居所,破败之意毫无遮掩地流露着。老人说,朱子祠建于南宋,但具体年份,不得而知。

  梅山梅亭朱子祠

  同安梅山寺后,朱熹以朱砂在石壁上书写“同山”二字。如今,这两个字依然清晰,只是通往这片石壁的山路由于寺庙施工,不再平坦。

  梅亭就位于“同山”石壁的上方山腰。据颜立水介绍,朱熹当年常常到此俯瞰同安城。然而,现存的梅亭建于清乾隆年间,已不是当年朱熹曾经休息过的旧地。

  在梅山寺左侧,有一座建于清朝的朱子祠,当时,有人撰写了一副对联,概述了朱熹一生政治生涯的轮廓:“四十六日功名可知气运,一千余年著述未坠斯文”。原来,朱熹生性不喜为官,在他一生中,只有46天是在朝廷中度过的。

  文公书院石瞻亭

  位于同安大轮山的文公书院前的一块石碑,这样对文公书院作出说明:“文公书院,又名紫阳书院,明嘉靖年间,理学名宦林希元提议自县东门内畏垒庵迁建于梵天寺后,文革期间仅存朱熹石刻画像及部分残亘,1987年,依旧制重修,是研究国际朱子学的实物资料。”

  颜立水介绍,这里所谓的“畏垒庵”是指当年朱熹任职期届满,继任者未到时,在陈良杰之馆借住的居所。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高令印指出,文公书院里留存的朱熹石刻画像,是朱熹当年众多“对镜写真”的自画像之一,据考证年代最早,存于明代。

  当年朱熹“批襟行吟”的大轮山如今是同安香火旺盛之地。朱熹曾在大轮山留下许多石刻,遗憾的是,这些珍贵遗迹在文革期间已被毁坏。明代,刘裳构筑瞻亭,拓朱子“瞻亭”墨迹挂在石亭上方。如今,“瞻亭”依然可见,只是在石构之间,多了许多后人修补的痕迹。

  安乐村塔莲花山

  安乐村塔建于宋绍兴年间,平面方形,后构实心,别具一格。“相传这座塔下的巨石像一只肥猪,建塔镇住它,才不会让肥水流走。”颜立水说,“安乐村”三个字为朱熹所题,概述了沃溪的山川、民情、风物。

  位于同安城区西北的莲花山半山腰,有一巨石,高7.5米,宽11米,形状像莲花,势如华山西峰,得名“太华岩”。朱熹在这块石头的北面竖刻楷书“太华岩”三字,每字高1米,宽0.79米,是目前厦门境内保留年代最早的摩崖石刻。

  说起莲花山,颜立水先生感慨颇深,早在20多年前,任职于文化局的他,为了普查朱熹遗迹,曾经徒步进入莲花山的最高处,寻找朱熹的另一处石刻遗迹“灵源”。如今的莲花山即将被开发成国家森林公园,但是通往“灵源”石刻处的山路依然难走。

  相传朱熹曾“三探莲花山”。头两次乘马来到莲花山南的白沙仑,望见莲花山头云雾笼罩,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第三次,朱熹设案祷告苍天,言“下官本无歹意,祈见真山面目,天机绝不泄露”。不久云消雾散,晴空万里,他便拴马攀岩上山,来到山顶,见有一块天然巨石裂成八块,形似莲花瓣,就把原来的鸡冠山、夫人山易名为莲花山。

  不过我们的运气没有朱熹好,爬到山腰时,天气说变就变,下起大雨,自然也就没了上山顶见“灵源”的缘分。

  专家说法

  朱熹是闽学的创始人

  “朱熹的伟大在于,他不是照搬儒教,而是将佛、道好的部分加入儒学,孔子讲天,朱熹讲理,更加哲学化。”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高令印指出,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古代文化,其代表者前期是孔子,后期是朱熹,朱子学是当今国际学者研究东方文化的热门课题。

  他认为,已经成为世界性学说的朱子学,其源头是同安等闽南一带,同安等闽南地区被称为“闽学开宗之地”。闽学是地域性学派,是理学的一种,它产生和形成于南宋时的福建,创始人是朱熹。

  “现在,全国很多高校都建立了朱子研究中心,实际上,建设这个中心,我们更具优势。”厦门大学副教授乐爱国则这么认为。朱熹在同安任职4年,他的思想在同安期间经历了重要转折,这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厦大哲学系的教授们建议建立一个“朱子研究中心”,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实际上,应该在厦门建立一个朱子研究中心,整合朱子学研究力量,组织国际性学术会议,这对于提升厦门的文化层次也很有好处。

  朱熹遗风闽南犹存

  朱熹在同安任职期间,留下一些诗歌、游记以及零星的笔记,这些文字在明代被收集在《大同集》里,这本集子甚至成为同安县志的前身。

  “早几年间,在同安街头的一些书摊上,还能看到《朱文公礼》。”原同安县文化局局长颜立水说,《朱文公礼》并非朱熹所著,而是后人根据朱熹所规范的礼俗编制而成的小册子。现在,金门、台湾以及闽南各地都保持着朱文公礼的礼俗礼仪。如现在的婚俗规矩,还保存在同安民间,“事实上,闽南民间的很多礼俗,都是符合朱文公家礼的”。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力量和生活方式。人有两方面的需求,一者为物质,一者为精神。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精神生活的需求尤其重要。中国文化就是儒、释、道,以儒学思想为主,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无形的,印记在历代人的生活方式上。”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高令印这么说。

  颜立水也认为,朱熹在同安任职的4年,不仅是朱熹对同安产生了巨大影响,同安对于朱熹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朱熹不断地寻山问水,陶冶了他的情操。此外,同安百姓朴素勤劳的民风也对朱熹有所影响。

  厦门借力朱熹遗迹

  南宋时期,厦门和金门原属同安县辖地,自然也是朱熹“下乡”的范围。朱熹到金门之事最早见诸《沧浯琐录》“朱子主邑簿,采风岛上,以礼导民。浯即被化,因立书院于燕南山”的记载。

  颜立水透露,金门政府已经拨款4600万台币,以重修燕南书院。这表明金门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重视。

  1999年,在武夷山召开的海峡两岸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学术会议上,两岸学者济济一堂。台湾学者钱穆曾论述朱熹:“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旷观全史,恐无第三者堪与伦比。”海峡两岸学者对朱子学的认同更趋一致。

  高令印也指出,近年来,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中,朱子文化是其中的一个课题。朱熹在同安寻山问水,留下诸多文化遗迹。20多年来,在当地文化人士的推动下,这些珍贵遗迹先后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是目前,厦门乃至整个闽南,对于朱熹的关注少之又少。

  近日有学者提出,厦门旅游应打“朱熹牌”,力推“厦门朱熹旅游线”。

  厦门市闽南文化学术研究会会长彭一万认为,朱熹是一个很珍贵的文化资源,应该好好利用开发。他已提出建立一条“八闽大地朱熹遗迹”旅游路线,以厦门为口岸,把闽南和闽北的朱熹遗迹串在一起。

  彭一万所谓的闽南包括金门、厦门、泉州、漳州四地,“朱熹在这四地均留下不少遗迹,很有开发潜力。”他说。“朱熹在韩国、日本以及一些东南亚国家的影响很大,单单在韩国,就有两万多名朱熹后裔。因此,应该尽快开发这条旅游路线,吸引国内外游客。”

  “厦门的景点要建设,遗迹要保护,导游要培训,只有这样,才能组成旅游线路。”彭一万说,他将把自己的详细思路在今年10月的朱子学术研讨会上提出,希望得到有关部门和人士的认可和赞同。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