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缩小“知识差距”的非教育力量(华东时评)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9日03:10 人民网-华东新闻

  在北京《财富》全球论坛上,全国人大一位领导的发言提到,目前中国正逐步迈进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知识社会,知识成本将在产品及服务的成本中占主要部分,而中国以及其他亚洲国家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着“知识差距”。他认为,中国以及亚洲的其他国家必须提高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教育,缩小知识差距。他的这番话,是在论坛的“世界经济:可能出现的问题”会议上讲述的。

  把缩小“知识差距”,同“经济可能出现的问题”联系在一起,表明这是我们在发展中不能不高度重视的一大课题。早几年,有不少地方瞄准世界先进水平,提出了很鼓舞人心的科技创新目标。现在看来,拿出的成果中“科技创新”的含量还不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所占比重也不大,足见提高创新能力之难。迎难而上缩小“知识差距”,正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

  那么,如何来缩小“知识差距”呢?大力发展教育当然是最直接的推动力量。把学校办好,把教科书编好、教好,把功课学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基本的教育,让更多的人成为学有所长的人才,都与缩小“知识差距”密切相关。

  不过,缩小“知识差距”并不能仅仅靠教育的力量,还要特别重视借助非教育的力量。这里所说的“非教育力量”,主要指那些并不直接参与教学,却对发展教育有着直接影响的因素。举其大者,有教育经费投入方式和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两个方面。

  曾采访一位分管教育的县长,说起教育之难莫过于经费遭挤占,而根子就在于经费投入方式陈旧,缺少切实的保障。表面上看,各地教育经费的投入在财政支出中都有明确规定,其实,很多时候不过是画饼一张,与其说是教育经费,还不如说是其他支出的预留款。记得20多年前曾有报道说,在一些乡村“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村干部却在危棚简屋里办公。这种重视教育的朴实感情,确实有成功的范例,却不能代替教育经费的制度性保障。你说教育经费不能挤占,他说干部不能没有吃饭的钱,却没人告诉你干部吃饭的钱为什么偏偏挤占的是教育经费。说到底,教育投入期望的是远期效益,与眼前政绩相比总是“弱者”,几乎没人把教育当作“富民工程”、“满意工程”来办,缩小“知识差距”这样的事与一县一乡一村的距离遥远……

  现存教育资源配置方式,重点办好部分学校以便快出人才,有其历史性的合理成份,却越来越难以适应当今的教育要求。缩小“知识差距”最深厚的基础不是精英教育,而是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有个有趣的社会现象,就是关于办重点学校有利还是有弊的争论,往往是自己孩子成绩好就赞成办重点学校,反之就认为办重点学校百弊丛生,至于这同缩小“知识差距”之类的事情有什么关联是少有人关注的。这,或许正是现存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改革举步不前的社会土壤。

  我国的教育历史悠久,传统优良,就教育谈教育是担当得起缩小“知识差距”的时代重任的。而教育改革滞后,非教育力量对教育的掣肘作用,阻碍了缩小“知识差距”的步伐,其结果将是我们的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越来越远。

  把本版昨日“华东时评”的题目“造‘空客’还是做‘衬衫’”借来一用,我们也是有做“空客”的能力的,比如在航天领域,只是太少太少,于是多数时候只能做“衬衫”,这便是“知识差距”的表现之一,还不足以发人深省吗!

  《华东新闻》 (2005年05月19日 第二版)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