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油气供应如何保障经济发展(热门沙龙)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9日03:11 人民网-华东新闻

  主持人:本报记者 王有佳

  嘉宾:

  李京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

  薄启亮 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高级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能源问题主要是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石油安全

  主持人: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大的趋势,但经济全球化给不同类型的国家所带来的挑战与发展机会是不均等的,对资源的享受同样是不均等的。我国在能源方面正面临着怎样的挑战?

  李京文:经济全球化正改变着各国的资源结构和经济结构,进而对能源的配置和安全产生深远影响。中国能源安全问题主要是由清洁能源需求刚性上升而供给严重不足所引发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石油安全。

  薄启亮:石油工业是开展国际合作最活跃领域之一,国际合作也是推动世界石油工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回顾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史不难发现,由于石油资源地理分布和各国石油消费水平不均,以及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技术、人才分布的不均衡,现代石油工业从诞生起就带有明显的国际化特征。

  李京文:中国作为经济增长速度最高、经济总规模日益扩大的大国,其能源政策对世界的能源市场,甚至世界经济会产生重大影响。2002年,我国的石油需求增量约占世界同期石油消费增量的23;2003年,我国进口石油9114万吨,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正如BP首席经济学家彼特·戴维斯所述,中国现在对能源流动有着显著的影响力,它的影响力不仅是在亚洲,而是在全世界范围内,世界能源市场的整个重心正在转移。

  薄启亮:在这种背景下,任何一国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都不可能在封闭的条件下实现,都需要充分利用其他国家的资源、资金、技术和市场,在相互合作和相互促进中不断发展。

  世界石油需求稳定增长,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增长高于发达国家

  主持人:国际和国内的油气需求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李京文:目前,世界石油需求呈稳定增长态势,发展中国家需求增长高于发达国家,预计今后20年的石油消费增长速度将高达3.1%,为发达国家的3倍多。亚太地区有可能在2005年左右超过北美而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区。

  我国石油消费将持续增长,国内原油产量的增速小于需求量增长。2000年石油消费量为2.21亿吨,与1985年9169万吨相比,年平均增长6.0%,为总能源消费增长速度的1.67倍,也大大高于同期国内原油产量年平均1.59%的增长速度。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都将快速增长。近年来,我国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大幅度增长,下游的输送和消费环节发展相对缓慢。

  进入21世纪,欧美等发达国家已进入后工业社会,在节能技术、能源效率、产业结构和替代能源开发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石油需求增长速度放慢,预计年均增长0.9%—1.0%左右。

  坚持资源与市场互补,大力促进天然气产业发展

  主持人:在目前能源供给状况下,我国应该如何应对?

  李京文:从国际国内油气资源产需形势和我国现状看,维持我国经济稳定发展所需油气资源的供应很不乐观,我国的能源战略与政策受到国际能源形势和经济全球化的多重相互影响。

  我国没有专门、统一的油气立法,油气监管体系尚不健全。现有法规中有关油气的内容,主要是针对所有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和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无论从开发和节约国内油气资源,还是从积极开拓海外资源的角度,都不利于进行明确、具体、有针对性的规范化管理。同时,油气勘查前期工作投入较少,开发利用的扶持政策尚未奏效,运转体制也不够灵活。

  薄启亮:针对目前这种状况,我们要在国际石油合作中坚持资源与市场的互补。中国石油市场潜力大,而许多资源国需要借助外部市场和投资,来挖掘本国丰富的石油资源潜力。世界石油领域不安全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投资不到位,制约了资源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而安全稳定的油气需求是吸引投资的重要保障。

  李京文:与此同时,必须大力促进我国天然气产业快速发展。国外经验表明,在天然气发展的起步阶段,需要下工夫用多年的时间培育和发展天然气下游市场。积极吸引外资和国内社会资金,有计划地推进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落实和执行节能优先的战略方针,提高替代燃料和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例。

  《华东新闻》 (2005年05月19日 第三版)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