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这里出了个周恩来(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9日03:43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这里出了个周恩来(图)
图为周恩来纪念馆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诞生于江苏淮安,12岁离开淮安,此后再也没有回过故乡。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毕生为中华腾飞世界而奋斗。如今,淮安市内有3个周恩来纪念处:故居、童年读书处和纪念馆。

  故居:碑文刻下一生事

  周恩来故居位于淮安市楚州区,典型的明清苏北民居建筑,共有32间房。进门右转就是周恩来小时候在家里读书的地方,他5岁入家塾馆,当年使用过的书桌还保存至今。墙上挂着的是周家始祖、宋代理学大师周敦颐的千古名作———《爱莲说》,两旁的对联:“未熟黄粱弹指光阴经富贵,无欺暗室居心忠厚即神仙”,驻足细品,这就是总理秉承的“视富贵如浮云,以忠厚为家风”的优良家风。

  故居的东宅院是生母万氏生下周恩来的地方,屋内布置十分简单,床、梳妆台、几把椅子;西宅院过继母陈氏的房间陈设几乎一样,北面的屋子是乳母蒋氏的房间,桌上还摆着没有做完的针线活。这就是周恩来的3位“母亲”,她们各自不同的言传身教,给幼年周恩来留下深刻的印象。生母万氏十分能干,善于处理家务;过继母陈氏的房间里挂着很多字画,陈氏才学出众,带给周恩来文化上的启蒙;而乳母蒋氏时常带他去田间感受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离开淮安后,周恩来还经常深情地说起3位对他影响重大的母亲。

  故居后院的邓颖超纪念园里陈列着很多当年的珍贵照片,一幅“双乐天图”最让人印象深刻。那是抗日战争时期邓颖超抱着孩子的情景,周恩来看了,亲自创作《题双乐天图》一诗:“大乐天抱小乐天,嘻嘻哈哈乐一天,一天不见小乐天,一天想煞大乐天。”体现了当时艰难困苦环境下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是周恩来和邓颖超怀着相同的革命理想,并肩奋斗的最好写照和见证。

  后花园的周恩来墨迹碑廊,共有镌刻碑文24块,其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碑文最为特别,它并不像其它碑文现成就有,而是从总理曾经写过的字当中选取拼接而来。这块碑上,留下了总理青年、中年、老年时期的字迹。少年立志,终生不渝,这块碑文,恰是总理毕生追求的写照。

  童年读书处:“一品梅”寓为官、立德、做人

  3月,春光明媚,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又迎来很多参观的小学生。1904年,6岁的周恩来随全家迁往清江浦,门口的石板街就是当时淮安的十里长街,小贩沿街叫卖,人流如织。今天已经看不出当时的繁华,到这里,心里涌动的只是一种沉沉的崇敬。院子里那株梅花是周恩来小时候亲手浇培过的。讲解员说,时至今日,每值腊月,梅花仍然花蕾绽放,香气袭人。淮安人习惯将这株梅花称为“一品梅”,以寓总理“官至一品,德至一品,人至一品”。春风轻拂眼前梅花,静静怀想,思绪渐渐飘向那过去的岁月和场景:小时候的周恩来,在学习之余是不是常常到这里来浇水和培土?

  童年读书处的东屋是周恩来小时候的书房,小桌上还放着很多方形字片,这是总理幼时经常玩的游戏———拼字块,乳母蒋氏曾经带周恩来去田间劳动耕作,使他明白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现在桌上还放着这首诗。书房里间还放着当年的读书桌、煤油灯、书橱,就在这里,周恩来看了很多传记、小说、游记、诗词。他曾说:“我的知识,许多都是从看小说中得来的。”淮安也是《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故乡,讲解员介绍说,幼时的周恩来曾在书房里读过这部小说,孙悟空疾恶如仇的形象对总理影响很深。

  纪念馆:匠心独运寄追思

  一进周恩来纪念馆的大门,道路两旁是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赠送的1000多株樱花树,春天樱花全部开放时,煞是好看。道路尽头是周总理的铜像,高7.8米,寓意周恩来度过的78个人生春秋。这样无声的建筑语言馆内到处都有,设计者的独具匠心,只为追思伟人。

  纪念馆内古色古香的建筑模仿了中南海西花厅式样,按照周恩来曾经工作生活26年的北京中南海西花厅的格局,按1∶1的比例设计和建造,原貌设置陈列。周总理的活动室里有一张乒乓球桌,墙上挂着中国地图,屋内摆放着地球仪,行至此处不禁猜想,总理是不是在这里想出了著名的“乒乓外交”呢?旁边是总理的办公室,简朴的陈设,连书桌旁的立地台灯都是用废钢管和铁皮做的,惟一值钱的高档家具是周恩来生病以后毛泽东送的沙发,还特别指示总理要“注意休息,注意营养”,可是毛泽东比周恩来高10厘米,所以沙发下还加了个脚凳。这里再现了当年周总理工作的真实情景,细节之处见品质,让人看后感动震撼。

  登上主馆三楼的天台,可以看到总面积35万平方米的纪念馆全景,馆内70%是水面,环湖四周的绿地和南北800米长的纪念馆厅部分浑然一体,所见之处雄浑大气。傍晚时分天台上八面来风,极目观望,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周恩来生前一直告诫在淮安的亲属,不要说出他住过的房屋,在旧居不要挂他的照片。当听说不断有人瞻仰他的旧居时,就对亲属说:“把房子拆掉,就没有人去了。”不知他能否谅解,后人没有遵循他的嘱托,因为有太多的深情和哀思需要寄托,有太多的感情需要承载和表达。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5月19日 第六版)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