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全国三分之二博物馆生存艰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9日05:40 中国青年报

  核心提示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

  1905年,著名实业家和教育家张謇创办了南通博物苑,这是中国人办的第一个博物馆。从1个到2200个,百年风雨兼程,中国博物馆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目前,中国的博物馆事业遭遇挑战,面临资金匮乏、体制问题等诸多困扰。由于种种原因,博物馆对民众的吸引力也非常有限。

  博物馆是普及教育、启迪民智的知识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也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符号。中国的博物馆如何走出困境,吸引越来越多民众的眼球?这是一个待破解的难题。

  “某报曾刊登一张照片:博物馆展厅漏雨,工作人员拿塑料盆接着,几个老外好奇地围观。”陕西历史博物馆办公室秘书科曹科长这样向记者描述该博物馆的窘境。

  据中国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张文彬介绍,全国2200个博物馆中,大约有2/3生存困难,这其中又以中西部地区为主,以中小博物馆居多。

  安徽省博物馆3/4的展厅成了大卖场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博物馆。1991年建馆时,其建筑、内部设施都堪称全国博物馆之最。但目前,“展馆、库房十多年没维修了,基本陈列也10多年没变了。”曹科长说。换基本陈列需要1300万元,陕西省几年前就将此列为重点工程,但至今没有解决。现在,该馆每天光库房水电费就需7000元,不包括武警,还有300多名职工要靠博物馆吃饭。

  “目前博物馆欠款1000万元。每年门票收入有1000多万元,仅能维持正常运转。作为自收自支的单位,陕西省政府每年拨款仅83万元,包括文物征集和维护费用。这简直是杯水车薪,每年资金缺口近200万元。”曹科长感叹。

  安徽省博物馆一年需要七八百万元才能正常运转,而省财政每年的拨款只有三四百万元,还不够博物馆维持日常开支。

  即使像中国国家博物馆这样的国家级博物馆,也同样面临经济难题。据博物馆研究员潘路说,国家在“十五”期间投入了3985万元,其中有3200万元用来购买了分析、检测仪器。“然而,3000多万元还是很不够的,只能主攻一些方向。展品的环境控制,不同展览的环境控制等,现在还因缺乏资金没法做到。”

  “在日常维护上,博物馆每年申报资金200万元,实际上很难批下来这么多。而且现在设备都还在保修期内,无需仪器维护费,过了保修期后,每年得几十万元的维修费。”潘路说。据媒体报道,中国国际友谊博物馆藏有1.8万件各国政要送的国礼,琳琅满目,但这个博物馆至今没有自己的展出场馆。

  大博物馆尚且如此,一些地市博物馆更是苦不堪言。

  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陆建松告诉记者,在中西部一些县市级的基层博物馆,很多文物都是随便地堆在地上。比如湖北某地出土了大量秦简,按科学的处理方式,应当进行脱水处理,但因为没钱,当地博物馆只能用水将秦简泡在塑料盆里。

  陆建松说,安徽省的县级博物馆一年经费不到两三万元,湖北十堰市某县博物馆,每年包括工资不到5万元。在这种情况下征集、保护工作从何谈起?搞陈列更没有钱。“黑龙江某博物馆的羊皮画因为没钱保护,就被虫子毁掉了。”

  据了解,2002年,全国文物系统1500多个博物馆的总支出约17亿元,其中工资就占了近7亿元,博物馆事业经费平均到每个馆,每年只有60多万元。除故宫博物院、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有限的几个博物馆经费充足外,全国文博系统以及档案系统几乎都囊中羞涩地撑着,很多珍贵文物和历史文化资料都面临保护不力甚至消失的困境。

  “80%的博物馆只有基本运营资金,包括人员工资、水电煤气费,文保基本是没钱的。”陆建松用“守摊子”来形容大多数博物馆的现状。

  有些博物馆连发工资都困难,只好把展厅租出去搞创收。据报道,安徽省博物馆8000平方米展厅的3/4已经撤展,成为举办各种展销会的卖场,有媒体惊呼博物馆变成“购物嘉年华”了。

  机构改革裁掉的人能进来,专业人才反而进不去

  除了资金困境,陆建松认为,困扰博物馆的体制问题同样不可忽视。“博物馆作为政府的附属机构,并不是独立法人,因此导致管理权、产权界限模糊,责任模糊。”

  目前,国内博物馆开展业务工作并无统一规范。例如在藏品保护方面,有的博物馆没有规范账目,没有符合藏品保护要求及安全等级的库房。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处的刘处长告诉记者,作为行业主管部门,他们对各博物馆的文物保护状况并不清楚,目前调研工作才刚刚开始。

  “国家没有制定专业标准,没有指标体系的考核,没有责任考核,所以博物馆工作人员没有压力。”陆建松说,“博物馆馆长一般是任命的,通常情况下,什么人都可以去当,也不需要承担责任。”

  陆建松说,博物馆更像一个安置性机构,文化局、文物局没地方安置的人就去那儿,缺乏专业人才,人浮于事的现象严重。

  据统计,全国博物馆工作人员中,只有38%有大专以上学历,具有历史、文博、考古等专业背景的人才就更少了。有的地方博物馆,因机构改革裁下来的人能安排进博物馆,专业技术人才反而进不了。某些大博物馆,因为编制问题,很多专业人才也进不去。

  据了解,中国国家博物馆保护中心只有33个专业人员,其中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只有14人。而像中国古代钱币博物馆这样的小馆,搞业务的只有一两个人。而另一方面,因为待遇低,有些地方博物馆现有的一些专业人才正在流失。

  “我们辛辛苦苦挖出的文物,凭啥让你们拿去卖门票?”

  中国古代钱币博物馆的门票是10元,中小学生和老人免费,每年的门票收入在3万元左右。该博物馆的卢老师无奈地说:“文化消费不是热点,民众对公益文化事业的认识度不高,都不太重视。”据了解,北京不少博物馆淡季时的客流量每天不足10人次,很多人宁愿花10元钱吃一个汉堡,也不愿意进博物馆。

  “各地政府官员一般关心的都是‘菜篮子’问题,文化事业很难看出成效,也很难作出政绩,很多地方政府都不太重视。”陆建松说。本来给博物馆的财政拨款就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拨款拖欠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有的地方财政对博物馆拖欠的拨款缺口达到40%~50%。

  “有的地方政府虽然关心博物馆的建设,但是总强调手头没钱,等以后有了钱再说。然而,许多珍贵的文物、资料都是不可再生的,一旦破坏就无法弥补,等有钱就晚了。”陆建松忧虑地说,“没有保护,文物破坏一件就少一件。”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曹科长则认为,一些行业的文化“短视”也不容忽视。考古研究所发掘的文物,按规定在研究之后要交给博物馆,但一些研究所却认为“我们辛辛苦苦挖出来,凭什么让你们拿去收门票”。这种认识的后果是虽然照顾了自身的行业利益,却使文物无法得到一个好的归宿。

  作者:《新世纪周刊》记者 龙曦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