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生活厚积与艺术虚灵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9日05:47 人民网-人民日报

  雷达

  本届精品剧目形式多样,包括了舞剧、歌舞剧、话剧、地方戏曲、儿童剧等等,可谓色彩缤纷,斑斓夺目,而它的内涵更是丰盛,具有突出的现实性和人文关怀。这不光指那些直接取材于现实的作品;即使是古代题材的戏曲,也有鲜明的“现代性”的关照。整个剧目给我的总体印象是富于时代精神,乐观向上,富于生机,多样化,展现了艺术家们多向探索和努力创新的成果。

  把如此众多的剧目集中在一起汇演,等于形成了一个“艺术场”,有利于聚拢相互切磋,相互比较“人气”,有利于总结宝贵的艺术经验,引申出许多创作和表演上的问题。当然,艺无止境,既属“精品工程”,就要力求精益求精。我感到,几乎每部戏都仍有继续精加工和修改提高的余地。戏不像影片,拍完了很难改动;戏可以越磨越精。

  如何提高剧作的艺术概括力,表现的张力,风格的协调性,往往是创作上的难题。梨园戏《董生与李氏》让人感到完整,匀称,风格鲜明,韵味醇美,实为不可多得的精品。它的主情节根据尤凤伟的短篇小说《乌鸦》改成,奇妙的是原作为现代题材,此剧却将之改成了古代题材。这和一般的改编习惯相逆反。戏的主旨是写人欲战胜天理,人性战胜礼教,青春战胜衰朽,大力肯定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自然人性的合理。人物只有几个,故事简单且并不新鲜,它却提供了丰富的幽深的美感。何员外贪生惧死,临死时企图凭借封建礼教永远占有美色;李氏青春貌美,代表着自然和美的向上力;董生徘徊其间,被感性与理性的冲突纠缠得很苦,最终还是唱出了人性的赞歌。编剧上,以简驭繁,上升到符号化,抽象化,有意味的形式;唱腔上,古奥典雅,如怨如慕;风格上,婉而多讽,连老员外及其鬼魂也并不特别的可憎,只是表达了他不甘退出生活的“贪恋”,因而全剧诙谐多趣,同时突出了抒情性。

  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在芭蕾舞民族化、大众化的路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从苏童的小说到张艺谋的电影,就让人吃惊不小,所谓“点灯”、“封灯”之类的伪风俗,也曾为人诟病,但没想到的是,“大红灯笼”的道具,还真为全剧生色添彩,真成了可以接受的、颇堪玩味的意象。女主角在“结婚”之夜遭强暴时的难解的红绸,不断“破壁”的场面,都富于象征性。“麻酱舞”可能是编导者的得意之笔,颇具观赏性。总的看来,此剧借助前文本的普及,剧情单纯,便于理解,舞姿精致,吸收了某些外国现代舞的动作,音乐动听,因而好看,做到了雅俗共赏。

  自《云南映象》一炮打红以来,原生态大型歌舞剧受到注目,这次的《八桂大歌》在创作路径上与之相近。它气势大,刚劲有力,色彩丰富,有股原始的魅力,在展示人民生活风貌,歌颂劳动与爱情,展现美丽的民族风情上,具有一定的冲击力。民间确实是个用之不尽的资源库。但是,这里存在一个原生态与艺术化、心灵化的关系问题。把民间祭祀,如祈雨;民间劳动,如插秧、车水、割谷、收甘蔗,全搬上舞台,照搬生产活动,甚至把笨重的农具也抬上去,就艺术化得不够。中国艺术有表意性的传统,一支桨,加上摇摆的身姿,就有水上行船之势,八大山人只画一条鱼,满纸都是水的感觉。这是以少胜多,以一当十。

  歌剧《刘三姐》为什么脍炙人口,传唱不衰,成为精品?根源在于,它来自民间,来自生活,但高于生活,进行了深细的艺术加工,歌词讲究,音乐优美,戏剧情节有趣味。这仍值得我们今天的艺术家们学习。

  《人民日报》 (2005年05月19日 第九版)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