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们”在哪里?(今日新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9日05:48 人民网-人民日报

  周同

  当我们说到五千年文明,我们会带孩子们去博物馆,指着那些玻璃柜中的丰富陈列,评析商周唐宋,让他们由此感受前人的智慧。

  或者,也会带着他们踏访故宫、长城等等一些如雷贯耳的文化坐标,让他们就近触摸文化的灿烂和沧桑,感受身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但,我们的后人凭借什么记住我们?或者说,我们会给未来留下怎样的文化印记?

  这是朱炳仁和他的新文物运动所要接近的一个主题:当代人的文化责任。

  在一些人眼里,朱炳仁很有些“杞人忧天”。在风起云涌的造城运动中,关于“千城一面”的质疑由来已久,但由此虑及我们的后人,忧心我们在后人眼里的“文化形象”,以至提出不仅不要垃圾,还要为后代创造“新文物”的,却可谓独树一帜。

  就有人如此质疑:社会发展潮浪更迭,潮水退却之后,自然会在历史的沙滩上刻下某种印记。凭什么去担忧后人记不住我们?

  当然能够记住。当经济的进步给中国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发展的痕迹也已深刻地镌刻在我们的国土之上。但正如朱炳仁所忧心的,我们不希望时间的潮水退尽,后人看到的是那些速生速朽的垃圾,我们不希望面对那些乏善可陈的物质创造时,历史鄙薄失望的眼神。

  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把精力和财力投向了文物保护,事实证明这是正确的。但,一个活跃的文明绝不仅是固守祖先的城池,一个有生命力的文化应当是一条源源流淌的河流,它应当点滴汇聚着每一个时代人们的创造,并在每代人的“传世之作”中蜿蜒向前。

  朱炳仁是对的。那些安置在城市里的今人杰作不仅承续着历史和传统,也在一定程度上标明着我们这一代人的文化艺术水准、我们这个时代的创造能力,它们是物化的“国力”、“民智”,是可以让中华文明骄傲、可堪为当今之世注脚、足以为我们的后人珍视的。

  在目前的中国,像杭州这样的做法,像朱炳仁这样的作为,是触目的,也是孤独的。它们以自己的方式提醒着我们:不仅要守护民族文化的遗脉,比如保护文物,保护我们祖先留存的文明创造,更重要的是,还要让它在我们的血液中流动起来,在我们的手中延续下去。

  有现实意义的是,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已经有了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储备,已经抵达一个很好的临界点。要保护,更要创造,这就是新文物运动的意义。

  握着文化接力棒,我们需要这样思考:“我们”在哪里?

  《人民日报》 (2005年05月19日 第十一版)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