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唯真唯实一报人———访香港商报总编辑陈锡添先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9日07:07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那个春天,87岁的邓小平以非凡的智慧,又一次掀起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

  正是这次“南巡谈话”,构成了“邓小平理论”最重要的精髓。那些在汽车上、散步中、参观时吐露出的字字珠玑,通过一篇《东方风来满眼春》的通讯,传遍全国,激励了10亿人。

  一纸风行,名闻天下,从此,该文作者陈锡添的名字,与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紧紧联系在一起。

  “在河南,我迈出新闻生涯的第一步”

  4月24日,陈锡添先生回到河南,第三次探访中原这块土地。

  “很少有人知道,河南是我新闻生涯的起点,河南日报是我走出新闻事业第一步的地方。”

  1966年2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班的学生陈锡添,和几位同学来到河南日报成为一名实习生。

  “我清清楚楚记得,纬一路河南日报的老办公楼,楼前楼后,树木茂盛,街对面就是河南饭店。那时的郑州,虽然不算繁华,但是到处都是树。”在香港的高楼上,陈锡添努力回忆着遥远的河南。

  在河南日报实习的4个月,陈锡添受到了本报老报人的诸多关照。“虽然我只是一位实习记者,但老记者们给我很多帮助。我的指导老师叫郭兆麟,多次带我下乡采访。”很多老人的脸,如崔泽东、孔繁星……在陈锡添的脑海里一一浮现,有的他一口就叫出了名字。“如果他们健在,也应该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他们都好吗?”

  他忘不了,和张一弓在办公楼上打乒乓球的情景;忘不了,一路颠簸到新乡、到兰考采访的情景。“那时全国学习焦裕禄,我也曾到焦裕禄家采访,那时焦家的孩子都还小……”

  现在回想起这些,就好像看到了自己的青春。陈锡添说,“从一个学生走向社会,怎么做一名记者,怎么深入采访,怎么抓新闻,是河南日报给我上了第一课,我对河南日报的感情非常深。”

  “这个稿子不发出去,一辈子遗憾”

  前不久,陈锡添到江苏,又拜访了胡福明,两人都是人大新闻系毕业,人大校友们把陈锡添的《东方风来满眼春》和胡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称为令他们自豪的两篇“历史关头的雄文”。

  “很多人采访我,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1992年1月小平南巡深圳,而《东方风来满眼春》于3月26日才在《深圳特区报》发表?事实是,这是一篇本来不允许报道的作品。”

  1992年1月,时任深圳特区报副总编的陈锡添,接到深圳市委通知,作为深圳市唯一的文字记者,全程采访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的活动。

  深圳是小平同志亲自决策培育起来的经济特区,时隔八年,他又一次踏上深圳的土地。此时,正是姓“资”姓“社”的争论十分激烈的时候,正是苏联、东欧剧变,人们探寻中国的道路如何走的时候,陈锡添深深知道,这个时候,仅仅是“邓小平到深圳”一句话,就是一个大新闻了。

  可是,他接到任务后,又得到上级的指令,这次活动不做报道。

  陈锡添爱对年轻人说一句话:“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他并没有因为不让报道就对这次重要采访寻常看待。小平同志在深圳的5天里,白天,他紧跟小平左右,近到能听见小平的呼吸,关注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手势,“就像一个贴身保镖一样”。晚上,他连夜整理白天的采访记录,自己不在现场的还要找相关领导进行追访,每天休息都到凌晨两点以后。

  在跟随小平采访期间,小平那一句句激动人心、后来传遍全国的话,那一句句后来成为“邓小平理论”精髓的话,第一次撞进陈锡添的耳鼓,撞击着他的心灵:

  ———发展才是硬道理。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

  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深圳发展这么快,是靠实干干出来的,不是靠讲话讲出来

  的,不是靠写文章写出来的。

  ———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这些话,太重要了!它给了一个城市、一个国家“闯”的勇气。

  在倾听小平同志谈话的同时,陈锡添细致地观察小平的一举一动。生活中,小平是一个慈祥而和蔼的老人。当小平视察先科公司时,听到激光唱片传出的音乐,孩子似的高兴:“很好听,不走调。”当他与家人争论是四川的柚子好吃还是广东的柚子好吃时,陈锡添强烈感受到———“伟大与平凡,集于他一身。”

  尤其令他难忘的,是小平同志临走时的一个场景。车子到达蛇口港码头,小平与当地领导一一握手告别,走向码头。走了几步他突然又转回身来,向深圳市领导一挥手,说:“你们要搞快一点!”

  一挥手,一句话,老人家的迫切之情,溢于言表。

  小平走后,陈锡添仍沉浸在激动中,一种强烈的报道欲望冲击着他:“一定要让全国人民都知道小平谈话的内容,这篇稿子不发出去,一辈子遗憾!”

  随后,他积极地整理资料,为写这篇通讯做准备。春节之后,他参加撰写了深圳特区报《猴年新春八评》,把小平谈话的一些精神传达出去。

  3月22日,陈锡添在《南方日报》上看到一篇报道《小平在先科人中间》,他的第一个念头是:“可以报道了?”随后马上就有一种焦虑和失职的感觉。作为拥有第一手资料的人,必须采取行动了。

  一回到家里,他立即铺上稿纸,提笔就写下了标题:东方风来满眼春。这是唐代诗人李贺的名句。

  多日的积累,强烈的报道冲动,使他思如泉涌,甚至手中的笔都跟不上思维的速度,一万多字的长篇通讯,一天内一气呵成。

  25日,稿子报深圳市委宣传部审阅,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广慧说:“发吧!”

  《东》文出台的前前后后,集中体现了陈锡添、深圳特区报和深圳人“敢闯”的精神。

  26日,《东方风来满眼春》在深圳特区报一版头题隆重推出。30日,新华社向海内外播发全文,全国几乎所有的报纸竞相转载,一时洛阳纸贵。

  这篇报道,让全国感到震撼。小平那些振聋发聩的话语,开启了新的思想解放的大门,他指引的改革开放航向,直至今天不可逆转。

  而新闻界更多一层震撼:“原来新闻还可以这样写!”这篇报道,完全跳出了既往领导活动报道的模式,让人感到小平是人而不是神。

  “是否可以说,您通过一次新闻创新而参与推动了思想解放?”面对记者的问题,陈锡添微笑着说,“新闻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至今我还遗憾,小平的一些话我没写进文章,如‘不要搞政治运动,不要搞形式主义,领导头脑要清醒,不要影响工作’等等。”

  “做报人,要不唯上,只唯实”

  “《东方风来满眼春》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它贯穿了小平同志实事求是的思想。”陈锡添说。多年来,“不唯上,只唯实”,是他作为一个报人的坚定信念。

  “不唯上,并不是不听领导的指示,不是不遵守纪律。而是要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东》文不仅使陈锡添一举成名,更使《深圳特区报》迈入全国有影响的大报之列,在该文见报后的9个月时间,平均每个月的订数增加1万份以上。

  在陈锡添任深圳特区报总编辑期间,特区报非常注重在重要版面、重要位置体现中央的大政方针,体现省、市的中心工作。同时,每日最多达60个版面的内容,涵盖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很受群众的欢迎,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俱佳,为此,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李长春同志曾提议在特区报召开现场会,推广他们的经验和做法。

  人们对他在1993年深圳“8·5”大火报道中的举措记忆犹新,这场强烈爆炸死伤逾百人,市公安局两名副局长在抢救现场牺牲。但在最初的新闻通稿中按有关指示却没有报道伤亡情况,不提两名副局长牺牲,只提发生爆炸,市里正全力救火。这怎么叫新闻呢?时任副总编的陈锡添力主报道真实情况,为此他与总编辑亲自赶赴火灾现场,向省委、市委领导陈述利害,争取了领导的支持,如实报道了这场火灾。后来,省委领导称赞他们报道真实全面,报道得好。

  “如果我们不尊重事实,报纸的威信从哪儿来?”陈锡添说。

  1999年,深圳特区报加盟香港商报。陈锡添的岗位后来也从深圳转到了香港。

  “只唯实”的精神,也帮助他们争取了香港读者的支持。在四方杂处、各种声音并存的香港,商报以权威、负责任的精神,与大公报、文汇报等一道,成为香港市民高度认可的主流媒体。

  离开中原多年的陈锡添,依然心系河南,他向记者表示,要利用香港商报这个平台,为宣传河南、推介河南尽自己的一份力量。②6

  :

  陈锡添,广东新会人,1941年生。196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分配到湖北日报社工作,1983年调入深圳特区报社。深圳特区报业集团原总编辑,现任《香港商报》总编辑、副社长。高级记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兼职教授,第四届邹韬奋新闻奖获得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②6责任编辑:陈要逢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