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通讯:“熊猫爸爸”潘文石和他的“虎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9日11:07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五月十六日电 题:“熊猫爸爸”潘文石和他的“虎子”

  中新社记者 应妮

  他以十三年的野外实地科学考察,真实记录了大熊猫奇特的生活方式和神秘的“社会”结构;

  他第一个给中央写报告不赞成将野生大熊猫统统圈进“饲养场”;

  他第一个以科学的态度指出“竹子开花”不会对大熊猫的生存构成实际威胁;

  他将一封关于环境的告急信寄给了中央领导,秦岭的又一片宝贵林区得到保存;

  他证明大熊猫具有与黑熊同样的繁殖能力,其遗传的多样性并没有降低;

  他第一个反对克隆大熊猫……

  他,就是北京大学生命与科学学院教授、被美国《读者文摘》誉为“熊猫爸爸”的著名动物学家潘文石。

  眼前的潘教授,头发花白,但声如洪钟,十分精神。今年已是六十八岁的他目前仍忙碌在野外,此次在京停留近半月的时间,不仅为了他的“熊猫虎子”,也为了在北大、清华等高校的巡讲中推广他的理念:他认为几乎所有野生动物都是年轻和健康的个体,只要人类真心实意地给予充足的空间和时间,它们就可以从濒危状态中恢复过来。

  “‘虎子’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只从出生就被人类跟踪研究的野生大熊猫。”潘文石不无骄傲地说。

  十三年前,潘文石眼看着它呱呱坠地,从此在跟踪研究“虎子”的过程中,更融入一种如同父爱般的默默关怀。从它挣脱胎衣后的大声呼喊到因饥饿而四处觅食,从积累谋生经验到离开妈妈的怀抱,从建立自己的王国到执着的求偶斗争,从意外受伤到被关进动物园,再到后来回归山野,潘教授真情书写着虎子成长的点点滴滴,拍摄下来近万张一手照片。

  他想借《熊猫虎子》一书告诉人们:“大熊猫经历数百万年的演化而生存至今,并不是为了在动物园取悦于人类,动物园里的大熊猫不会是真正快乐的大熊猫。大熊猫需要生活在自己的自由王国里,在那里经风雨,见世面;在那里自由觅食,追求爱情;在野地里生,野地里死……”

  潘文石生于泰国一个殷实的华侨家庭,幼年随父母回国。回忆起童年,他认为杰克·伦敦的小说对他影响至深。“我最喜欢的作品就是他的《野性的呼唤》,我希望自己能成为‘布克’”,潘教授一本正经地说。“布克”是小说中的主人翁,他放弃在大法官家看门的优越生活,驰骋于北极荒原,最后成为狼群的至高首领。

  十多年来,潘文石和他的研究生们在秦岭海拔三千多米的山上,经常连续三至五个昼夜坚守在零下十几度的帐篷里,几乎不间断地通过无线电监测大熊猫,记录下有关大熊猫交配、受精、产仔、哺乳的最直接而可靠的参数。

  为记录下这些数以万计的第一手数据,在长达八年的野外观测阶段,潘文石一直缺乏油水和主食,“在监测点,为了不惊动大熊猫,不能生火,带上去的食物全部变成了冰疙瘩。”

  回忆最艰难的时刻,潘教授略一沉吟,表示再难都没有想过放弃。但他随后讲了一件事情,“八五年的时候,我带的研究生曾周在寻找熊猫时,失足跌落山崖不幸牺牲,当时我回学校,有老师当面就叫我‘杀人犯’”,“那段时间真的很难,有舆论的压力,也有来自家人的压力”,“可我还是没有放弃,否则就不是我潘文石了。”老人脸上满是倔强。

  和熊猫打了十几年交道之后,一九九六年,潘文石又带着他的研究生们来到了广西崇左,建立了白头叶猴的科研基地。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或许不久之后,媒体又会送给潘文石一项尊称也说不定——“猴王”……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