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两伊:昔日“宿敌”今握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9日11:47 大洋网-广州日报

  本报综合报道

  伊朗外交部长17日对伊拉克展开具有历史意义的正式访问,这是自2003年萨达姆政权垮台以来,伊拉克6个邻国中访问伊拉克的最高级别官员,也标志着伊朗与伊拉克关系的正式解冻。

  承诺打击武装分子

  据报道,伊朗外长哈拉齐在访问伊拉克期间,与伊拉克总理贾法里、总统塔拉巴尼及外长泽巴里分别举行了会谈。在会谈中,哈拉齐称,伊朗支持伊拉克的政治和经济重建进程,协助伊拉克改善其安全形势。贾法里说,伊拉克现在希望与伊朗建立积极的关系。

  关于伊朗支持反美武装的问题,伊拉克外长泽巴里说,武装分子一直从伊朗边境渗透入伊拉克境内,“但我们并不是说他们得到了伊朗政府的批准。”哈拉齐则表示,伊朗政府保证制止武装分子从两伊边境进入伊拉克境内,因为这也有利于伊朗本身的安全。哈拉齐还表示,如果真像美国政府所说的那样,伊拉克反美武装得到了伊朗的大力支持,那么,伊拉克的安全局势将比现在更为糟糕。

  出访时机颇微妙

  据报道,哈拉齐此次出访伊拉克,正值伊拉克国内遭遇恐怖袭击浪潮之际。此前两天,美国国务卿赖斯曾突访巴格达,17日,哈拉齐访问伊拉克的同一天,英国新任国防部长约翰·里德在上任后的首次出访中,也访问了伊拉克。这些连续的访问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即表达对伊拉克新政府的支持。

  自伊拉克新政府成立以来,已有至少470人在恐怖袭击中丧生。上周日,伊拉克境内多个地方发现总计47具遭到毁伤的平民尸体,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逊尼派。目前伊拉克政府正在对此进行调查,很多人怀疑这是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血腥仇杀的结果。

  连日来,伊拉克接连发生多起人质绑架事件,其中既有外国援助人员,也有伊拉克平民、宗教人士以及安全部队士兵。

  17日,伊拉克反美武装组织“安萨尔逊尼军”公布一份录像,录像中两名为美军基地工作的伊拉克人被杀,该组织同时发表声明,警告那些继续为美国工作的伊拉克人,将会和美国人一样受到袭击。

  意义

  标志两伊关系正式解冻

  本报综合报道

  哈拉齐此次访问伊拉克,是自2003年4月萨达姆政权被推翻之后,伊拉克6个邻国中访问伊拉克的最高级别官员,标志着两伊关系在经历20多年的敌对和冷淡之后终于解冻。

  在萨达姆统治时期,1980年至1988年,伊朗与伊拉克进行了长达8年的战争,造成两国数百万人死亡,经济损失惨重。两伊战争结束后,两国关系仍处于类似“冷战”的状态,伊朗支持伊拉克的反萨达姆组织,伊拉克则收留伊朗反政府的武装组织。

  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之后,随着占伊拉克人口多数的什叶派逐渐掌握伊拉克的政权,两国关系出现转机。不过由于美国政府一直指责伊朗支持伊拉克反美武装,破坏美国主导的伊拉克重建进程,因此,在美国任命的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以及临时总理阿拉维执政期间,伊朗与伊拉克的关系仍处于冷淡状态。

  随着伊拉克首次民主选举的结束,什叶派正式掌握了伊拉克的大权,在什叶派占多数的政府中,现任总理贾法里及很多内阁成员都与伊朗关系密切,在萨达姆统治时期,都曾流亡伊朗多年。

  分析

  结束冷淡关系共谋双赢

  哈拉齐是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后访问伊拉克的最高级别的伊朗官员,也是贾法里领导的伊过渡政府成立后首位访问巴格达的伊斯兰国家外长。哈拉齐此时访伊表明,伊朗希望与伊拉克结束冷淡关系,在地区内实现多方位的双赢局面。

  作为世界上伊斯兰教什叶派影响最大的国家,伊朗等到了亲伊朗的什叶派达瓦党领导人贾法里执掌政府的时机。在今年年初的伊拉克大选中,什叶派成为大赢家,一改以前人数与权力失衡的局面。伊朗开始利用宗教上的同宗性与伊拉克新政府接近。哈拉齐对媒体说,伊朗支持由贾法里总理领导的伊拉克过渡政府。伊拉克外长兹巴里则表示,伊拉克正与伊朗保持着合作,争取开创两国关系的新局面。

  伊拉克新过渡政府受安全问题所困。对于有恐怖分子从两伊边界潜入伊拉克的指控,哈拉齐承诺两国将进行安全上的合作。他说,伊朗不会向恐怖分子提供任何支持,不会允许恐怖分子利用伊朗的边界进入伊拉克,并将逮捕偷越国境者。他强调,伊拉克的安全与伊朗的安全息息相关。

  除了安全问题之外,哈拉齐还希望在政治、经济重建的所有领域与伊拉克实现共赢的局面。伊朗95%以上的穆斯林属什叶派,而两国此前的冷淡关系严重妨碍了伊朗什叶派教徒到伊拉克纳杰夫、卡尔巴拉等什叶派宗教圣地进行朝觐,也影响了伊拉克的旅游收入。(据新华社)(来源:广州日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