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二炮某旅长张世俊:铸剑-砺兵-谋打赢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9日23:24 新华网

  压城黑云,弥漫在导弹发射场上空。

  张世俊雕塑般站着,一动不动。脸部在一道道闪电的映衬下,忽明忽暗。透过镜片,他的眼睛死死盯着前方:

  剑——一枚墨绿色巨型战略导弹矗立在暴雨将至的天地间。参加演练的官兵们紧张地等候着最后的发射指令。

  张世俊轻捻下巴,右手旋即用力向下挥去:“点火!”

  利剑出鞘。喷着红红的火焰,直刺苍穹,“扑”向目标……

  这是张世俊和他的战友们所进行无数演练中的普通一幕。在他率领下,经过无数次的摔打磨砺,今天,这支战略导弹部队已翼羽渐丰,已成为一支坚不可摧的和平之盾。

  (一)

  2000年3月,张世俊走马出任某战略导弹旅旅长。

  这是一支有着辉煌历程的战略导弹部队,是他们发射了我国第一枚战略导弹,有“神剑第一旅”之称。

  在此之前,尽管张世俊担任过发射连长、技术科长、发射营长、副旅长、训练团长等职务,但他知道,要胜任旅长职务,把部队锻造成为一支雄风劲旅,一切都得从零开始。

  装备不熟悉、阵地要改建、专业少教材、训练缺骨干……一揽子的难事,搅得张世俊食不甘味,寝不安席。一连几个晚上,“长剑”与祖国,责任与使命在他心中重叠。

  要想成为这支高科技部队的指挥员,必须练就炉火纯青的技能,必须具备“一剑封喉”的能力。张世俊明白:一将无能,会害死千军。

  然而,精通新型武器的原理性能、操作程序、指挥技能,绝非易事。

  于是,张世俊每天无论工作多忙,都要坚持自学两个小时。直到现在,这一习惯仍雷打不动。

  一年寒冬,高烧39摄氏度的张世俊不顾医生劝阻,冒雪去阵地检查。回来已是深夜,一直跟随着的医生终于找到空当,强迫他躺在床上输液。可张世俊闲不住,边打吊针边拿起枕头边放着的书。

  “旅长,好好休息吧。明天再看,行不?”医生心疼地劝道。

  “明天还有明天的任务。”张世俊平静地回答。

  医生哪里知道旅长心中的想法:今天我和自己过得去,明天敌人就会和我过不去。

  2003年,张世俊被选派到国外学习。他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光学习笔记就整理了几大本。回国后,他撰写的文章《当前影响部队战斗力生成的主要原因及对策》发表后,受到军内专家好评。几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苦读现代军事知识,写下了近百万字的读书笔记,仅军事学术论文就发表了近30篇。

  春播种,秋收获。一次,张世俊奉命率部执行导弹发射任务。突然,操作号手报告,仪表发生异常。他不顾个人安危冲到现场,和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在极短的时间内排除了故障。

  张世俊还和其他旅领导一起研究制定了“构筑与新武器训练相配套的人才队伍建设体系”,针对不同的操作号手、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训练内容,提出了不同的训考标准,探索出了“作战骨干集中训、技术干部常年训、机关干部定岗训、大学生干部岗前训”的路子。

  任旅长以来,张世俊只争朝夕学习、时不我待铸剑,掌握了战略导弹武器系统的技术原理以及关键号位的把关要点、指挥程序和安全技术规则,年年被二炮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军官,先后荣立4次三等功、1次二等功,所属发射营全部进入一级发射营行列,旅被二炮评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

  (二)

  在张世俊眼中,人才是打赢未来战争的关键。

  某导弹阵地训练场上,各操作号手都在紧张地进行着实装操作训练。张世俊到训练场巡视,却没看见负责技术把关的工程师。

  “你不尽职,我就撤你的职。”那天,这位文质彬彬的导弹旅长黑着脸,召开训练前指领导小组会议,撤销了那位工程师在训练场的技术把关资格。

  太严厉了吧!有人认为小题大做。可在张世俊看来,训练场就是战场,平时训练不严,打仗时就会吃亏。

  2003年,旅里要选配一名营长。尽管当时任副营职连长的王振生的专业技术非常过硬,可他还是因学历低被拒之考察之外。

  “不能仅靠一张文凭论高低。”在张世俊的力荐下,王振生走上了营长岗位。去年底,在上级组织的营长考核中,王振生名列前茅,他率领的营也被上级评为军事训练达标一级营。

  上级给旅里一个士官转干名额,许多人给张世俊推荐人选。可他坚持原则,最终把名额给了在专业技能比武中获得第一名的士官孙德亮。5年来,他参与旅里调整使用干部数百人、选改士官上千人,没有徇过一次私情。

  “一定要用打仗的标准来选人用人。”张世俊常说。

  大学生干部赵勇是学计算机的,却分配在连队做管理。前年,旅里筹建计算室,张世俊发挥赵勇和其他5名大学生干部的特长,建立了旅“军事训练数据库”、理论教学课件等,他们研制的“指挥程序一体化训练模拟系统”,荣获二炮科技成果奖。

  几年来,张世俊先后把数十名地方大学生调整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岗位上,有13人立功受奖,7人有科研成果,23人在上级机关业务比武中获奖。

  (三)

  这是一个让导弹专家张口叫“绝”的日子。

  2004年9月,秋高气爽,丹桂飘香。二炮机关组织专家对这个导弹旅的军事训练情况进行现场抽点考核。

  参加考核的有专业号手,还有利用业余时间参训的勤杂人员。考台前,他们理论测试对答如流,实装操作干净利落、准确无误。

  早在两年前,张世俊就考虑到了战斗减员,提出了“岗位双配制”,一个号位配备两到三个号手、一个火力单元配备两套发射班子。要求每个操作号手做到“本专业精,临专业通,跨专业懂”,旅领导率先组成发射班子,所有机关干部和勤杂人员编班、定岗参训,确保战场上减员不减战斗力。

  “绝了。”专家们把掌声毫不吝惜地送给了张世俊。

  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这是张世俊的带兵之道。

  一次,他发现一个连队在实装训练时,要求所有操作员在操作中做到“口号响、动作快、行进转弯走直角”。这个连队主管还沾沾自喜,说这是训练的高标准。

  张世俊听后把他们狠批一通:“这标准,那标准,打赢才是真标准”。于是,他在部队开展了“口号响是不是士气高、队列化是不是正规化、动作快是不是操作熟”大讨论,纠正训练中的形式主义,废除20多项不利于战斗力快速生成的“土规定”。

  要想让导弹在千里之外命中目标,就必须追求打击的高精度和快速反应能力。为此,张世俊提出“指挥零失误、操作零误差、装备零故障”的标准。他还请教专家教授,在训练中反复实践,减少指挥口令,缩短导弹发射时间。

  战略导弹武器装备是个“宝贝疙瘩”。每次实装操作都会影响武器的使用寿命。张世俊便组织人员研制模拟训练器材,利用计算机仿真和网络技术,把测发程序、指挥口令、操作动作、现象显示、专业原理融为一体,在专业理论学习时模拟操作,在操作训练间串入理论学习,走出了一条“不进阵地能操作、不动实装能训练”的路子。

  近年来,在张世俊率领下,部队先后研制出“基本功训练台”等几十件等效模拟器,提高训练效能3倍;创新数十种战法,探索推广了“质量控制法”“梯次跟进法”等多种新训方法,开创了二炮大型号导弹发射史上准备时间最短、打击精度最高的先例。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