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若是个大款病倒在路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0日00:20 红网

  前日中午,一名中年男子在西安市新城广场盘道上非正常死亡。然而就在他死亡之前30分钟,120急救车刚刚来过。一直在附近的杨师傅道出了真相:“这个人这两天一直在这附近,应该是个流浪汉吧。上午10点左右他就躺在这里,一动不动。我们就赶紧给120打电话。大约11点左右,120急救车来了,从上面下来两个穿着白大褂的女大夫,给他量了血压,听了心跳,留下一句‘活着呢’就走了。没过半小时,我们就发现他死了。”而是后警方又通知了120,车上下来两个大夫,人们一眼就认出就是刚才的那两位,他们确认此人已经死亡。面对记者询问,其称刚才给此人检查时,血压和心跳都正常,只是答话模糊,说不清楚。当记者又问其为何不采取措施时,其不再回答。(5月18日《三秦都市报》)

  面对记者的追问,医护人员不愿再回答,估计是不好意思说出口,道理其实很简单。这是个流浪汉,身无分文,又没有家属在身边,掏不出医药费来。拖到医院里,岂不是个大累赘和麻烦。不仅没得钱赚,最后反倒要可能要倒贴一笔钱。这样的事傻瓜才会做。精明的医护人员自然不会干这亏本的事,因此给其免费量了量血压、听了听心跳就是“仁至义尽”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为急救车上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感到大惑不解。

  有时热情得像是一把火,甚至彼此之间为“争抢”伤病员而大动干戈。如出了车祸,多家医院的急救车蜂拥而至,见人就抢,死命往自家的车辆上抬,倘若有伤病员被其他医院人夺走,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轻则理论一番,彼此协商一下,各“分”几个伤病员;重则大打出手,用武力手段摆平。如去年11月,京沈高速公路发生车祸,一家医院的急救车先赶到,医护人员正在进行救护时,另一辆医院的车辆也赶到了,上面下来几个人,可他们没有忙着抢救病人,而是一脚把第一家医院放在那里的担架踹走,随后大打出手,最终成功“抢”得一名伤员扬长而去。

  有时又冷漠得像块冰,面对亟待救援者,却遮遮掩掩,躲躲闪闪。一些医院的急救车在发现救治对象无“油水”可捞后转身就走,甚至残忍地将病人遗弃街头。上述事件外,医护人员说了句“活着呢”转身就走,这是何等的冷漠!而我们还屡屡见到类似报道:如包头市一医院救护车将一急救后的男子抛在街头后离开,最终这名男子死亡,而该男子俨然一个流浪乞讨人员;河南新郑一名无名氏重伤病人也被医院用急救车抛荒致死。

  是什么让急救车上的医护人员成了“变色龙”,反差如此强烈。恐怕还是经济效益在作祟,倘若有经济利益,争得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反之,若没有经济效益,甚至还要贴本,那是送上门也不要。在长期的实践中,一些医护人员已经学会了观察和判断,不仅能看出伤病员病情是否严重,还能看出其口袋里是否有钱,是否有抢救价值。试想一下,倘若当时躺在街头的不是一名流浪汉,而是一西装革履的大款模样者,恐怕多辆救护车会纷至沓来,医护人员会忙得不亦乐乎,就算没啥大病,也会被强行拖到医院里住院输液。

  医院不是慈善机构,必须考虑到救护成本和经济效益,这点可以理解,但前提必须是将救死扶伤放在第一位,因为这是医护人员的神圣天职。倘若是因为待救助者是流浪汉或其他弱势群体而就不闻不问,恐怕一幕幕悲剧就会在我们身边上演。这对于有关医护人员来说,不仅仅失职,更是一种耻辱。

  而对于有关部门来说,应给予见死不救者以重罚,同时也要考虑到建立一种社会补偿机制,减轻医院的负担。只有这样从制度加以完善,才能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稿源:红网)(作者:朱慧松)(编辑:潇湘行)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2005财富全球论坛
七部门稳定房价新政
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苏迪曼杯羽球赛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