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郑洞天:在精神世界中坚守(名人专访)(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0日05:34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郑洞天:在精神世界中坚守(名人专访)(图)
  不久前,著名导演郑洞天用一贯精致的散文化镜头语言,为观众奉献了一幅生动细腻的台湾乡土生活长卷———《台湾往事》。影片的叙事蕴含着强烈的张力,演绎了一段令人荡气回肠的亲情、友情、爱情、故土情、民族情。

  然而,影片看上去却十分平静。

  郑洞天之所以能平静地面对他的银幕,他将之归于生活。

  持衡的精神

  郑洞天的父亲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公费留美的学生,专修教育学的经历把父亲造就成了早期的河南大学、复旦大学教授。然而,那以后,父亲的履历却蒙上了“黑色”———“伪”教育部官员、立法委员、右派、历史反革命……“黑色”的履历让郑洞天比别人更早更多地领受了生活的大起大落。

  面对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有的人会变得万念俱灰,郑洞天恰恰相反,这一切,反而让他树立起与他的社会身份和地位极不相称的坚定信念。以至所有负面的东西再度出现的时候,他都不觉茫然,甚至于“文革”。

  郑洞天这样回答我的询问:“如果说有一种坚守、一种精神支撑的话,教师职业该是其中决定性的因素”。父母和7个兄弟姐妹的教师生涯,使得郑洞天走上讲台成为必然;教师职业所意味的精神世界中必须有一种真信的东西,让郑洞天几乎不可思议地坚忍前行。“否则,你在课堂上无所适从,你不知道要讲什么,今天信这个,明天信那个,还能上课堂,是不可能的,不要说教人文的,即使教数理化也得有一种相对持衡的信念。”“持衡”,该是对郑洞天的“平静”最贴切的注释了。

  热爱生活

  郑洞天不仅保持了自身的持衡,他还以他的一片心意对社会的畸形病变进行着制衡。他将他对生活的思考,化为一种忧患,寄寓他的作品,“只有把每一次创作都当作一次生命的起点,倾注全身心对于生活和艺术的激情,才能把毁誉当作身外之物,而保持一个艺术家的人格”,于是,面对万花筒似的生活,他能透过浮光掠影,看到某些相对的永恒,并且从心底珍视。

  同时,他又将这一切变作希望,倾注给他的学生。电影学院导演系建立50多年,郑洞天在其中度过了40多年。郑洞天桃李满天下,但他始终驻守平常,远离虚华。

  郑洞天家离市中心很远,广电部每周两次审片子,一到假期,轻轨、地铁里就会出现他的身影,和成千上百的人挤着坐在一起,他感到踏实,因为,那正是他的作品所要表现的地方和所要表现的人。他对他的学生们说,“如果你想做一个中国导演,至少每星期一天骑自行车出门,每月挤一次地铁,当你和满街上班或回家的人摩肩接踵而觉得特别有意思的时候,你会找到那种还是大多数老百姓中一员的感觉”;“当导演,你们永远缺的是生活的根底……”

  他曾要求他的学生每天早上看《东方时空》8分钟栏目“老百姓的故事”,他强制他们用这种方式,获取自己的心理体验。而他自己正是得益于这种心理体验。1989年,安徽电视台请他去拍电视剧《命运》———凤阳县小岗村18个农民按手印,秘密分田到户的故事。不少人对这位北京来的教授拍乡村表示怀疑。摄制组下去后,人们发现,他在农民中间居然如鱼得水。他们却不知道,郑洞天在电影学院12年,其中5年是在农村度过的。

  学生毕业时,他的临别赠言不谈电影,而是“如果你在几年的学习中曾经认识了一个老师,就是我,我给你们的印象是什么呢?我希望是这样4个字———热爱生活”。

  把课堂搬到社会

  郑洞天就是这样,潜移默化地用那种已经渗透到了他血液和骨子里的东西,为他的学生们指示着人生的坐标。

  当了十几年政协委员,郑洞天又把他的课堂搬到了社会。

  在广电部的一次会议上,面对今天文艺创作的现状,他指出:“中国现在正处在一个经济腾飞之后的原始积累期,每个国家都会经历这个阶段,它常常要以文化精神的倒退和道德沦丧为代价,这也许不可避免。但是文化人的任务就是多做一些事情,尽量使这个阶段缩短,而我们现在提供给观众的某些东西,实际上是在延长这个精神颓废期。作为主导部门、管理部门,在各种各样作品并存的时候,应该让那些有内涵的、高尚一点的作品获得更自由的空间,引导人们去探讨一些问题、反思一些问题。”

  在郑洞天看来,事业的延伸首先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从小到大,听了那么多名言,记得最真的,还是陶行知的那句———“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郑洞天要把这句话印在他即将出版的一本书的封底上,那或许就是他献身电影事业的一条心路,一份心灵独白。他早已将自己的这条心路、这份心灵独白默默地融化在了课堂上、融化在了银幕中、融化在了每一格胶片的背后。而后,一代一代的中国电影人,也正是在这样一条心路的引领和这样一份独白的聆听中,让中国的电影事业得以传承。

  郑洞天小传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秘书长。1966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73年起从事电影教学、导演创作、电影理论研究、影视评论。

  导演影片、电视剧多部,其中影片《邻居》、《人之初》、《故园秋色》、《刘天华》、《郑培民》、《台湾往事》,电视剧《老师》、《寻呼妈妈》、《拜师》、《人情》等分别获得政府奖、金鸡奖、飞天奖、星光奖等。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5月20日 第二版)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2005财富全球论坛
七部门稳定房价新政
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苏迪曼杯羽球赛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