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道德建设大家谈(16)本期关注 爱心的回馈(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0日06:09 人民网-人民日报

  主持人的话

  今天,“大家谈”栏目刊登两位专家的文章,以结束有关“爱心的回馈”系列讨论。在文章中,两位专家分别从道德奉献的独特性质、爱心回报的社会效用等角度对前两期讨论作了小结,并提出独到的观点。我们的讨论虽告一段落,但对有关问题的思索还当继续……

  “爱心的回馈”吸引了众多读者的来稿,我们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期待读者更多地关注和参与“大家谈”栏目的讨论!

  爱心回馈应与奉献同在

  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教授 葛晨虹

  “有奖让座”、“道德银行”等现象引发的讨论,焦点集中在如何把握德行与功利、奉献与回报的关系问题上。我认为,功利回报永远不应成为德行主体行为选择的主观动机和目的,但道德回报作为一种客观、受动的结果,则应和道德奉献同在。

  应该说,道德奉献和回报的关系,的确具有不同于其他领域付出、获得关系的独特性质。这种独特性首先表现在德行从它产生起就不以获取某种功利为目的前提,德行的价值取决于它相对独立自在的目的性;另外,德行的特殊性还在于其自律性———出于主动自觉的道德奉献,其价值显然要高于仅仅合于道德义务的行为。

  但这并不意味着道德奉献是脱离道德回报的孤立的奉献。道德回报在道德行为中不应成为主体主观的动机目的,但作为一种客观、受动的结果,则永远应当和道德奉献一同存在。

  我认为,对德行进行客观回报不会影响美德的价值,无论这种回报是精神范畴的还是物质范畴的。因为,这种回报并不是道德主体主动索取的,而是一种客观的社会补偿激励。一个人自觉自愿地奉献社会,献出爱心,也许他并不企求对等的回报,但承受道德奉献的一方有绝对必要回报德行奉献的另一方。比如,让座的人可能并不在意是否有奖励回报,但作为一种道德激励机制,社会应该褒奖让座的人。只要这是一种客观的回报而不是奉献主体的功利目的所至,就不会影响道德奉献的道德性质。“受恩必报”、“知恩图报”也是人类千百年道德实践中总结出的“金规则”。

  如果一个社会中,奉献只是某些人的负担,利益获得或幸福则是另一些人的特权,或者,真正做道德奉献的人,得不到社会的公正回报,而不尽义务甚至不讲道德的人,却占有权利享受贡献。久而久之,道德奉献就成了有德之人的重负,缺德倒成了无德之人的通行证。社会风气败坏、个人品质堕落就会成为必然。反之,社会越是回报个人的奉献,个人就越会为社会而自愿自觉地奉献;社会越对德行进行褒奖和制度引导,人们就越会在道德激励下追寻道德。

  爱心的回馈无论采用什么形式,目的只有一个,即要使人们在道德赏罚公正的环境里感到做有德者高尚、做奉献者光荣。这样,才会真正体现出道德奉献的价值导向。

  回报引导人们走向高尚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 潘允康

  “有奖让座”、“爱心卡”等做法的初衷无疑是好的,是为了倡导文明,鼓励人们向上。其实,类似做法社会上并不少见。比如一些地方设立了“见义勇为基金会”,对见义勇为行为进行公开的鼓励、表彰和奖励;再比如,对举报或协助抓捕犯罪分子的行为,公安机关给予当事者重奖;至于各行各业对有突出贡献者给予各种奖励的事情就更多了。事实表明,这些做法弘扬了社会正气,使当事者有更大的积极性和热情,使其他人主动仿效先进,具有良好的社会作用。

  我们还处于一个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不够发达、人们的素质有待逐步提高的社会。道德建设的目标和方法也要和今天社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就道德建设的现实情况而言,存在两种行为:一是无私奉献行为,即贡献不需回报;二是社会交换行为,即这种道德付出需要一定的回报。前者是我们常说的高尚情操和行为,一般只是少数人能够做到;后者则十分普遍。我们在指出以上两种行为之间差别的同时,还要善于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目标则是不断把人们的行为引向高尚。

  社会交换理论的发明人、著名社会学家霍曼斯围绕该理论提出一系列命题:比如“成功命题”,即一个人的某种行为能够得到相应的奖赏,他就会重复这一行动;某一行动获得奖赏越多,重复活动的频率也随之增多;获得奖赏越快,重复活动的可能性就越大;“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会带来相同或相似性行为。如某人过去在某种情况下的活动得到了奖励或惩罚,而在出现相同情况时,他就会重复或不再重复此种活动。从社会交换理论出发,对奉献爱心者,对公交车上主动让座者,对见义勇为者给予奖励,会促使这类行为更多地涌现,起到引导人们行为逐步走向高尚、实现社会文明的积极效果。

  道德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从某种意义上说,过于简单化的做法,千篇一律的模式,不一定都有好的效果。我们很理解一些人对“有奖让座”、“爱心卡”的批评,因为它毕竟是把两种不同的价值简单地联系在一起。从长远来看,道德建设只靠一些简单激励的措施不能完全奏效,更需要开展教育,需要全社会人的素质不断提高。

  《人民日报》 (2005年05月20日 第五版)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2005财富全球论坛
七部门稳定房价新政
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苏迪曼杯羽球赛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