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科技关注:回应网友提问 再谈“科学不是西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0日07:54 人民网

  5月7日,《科学不是西学》一文由人民网发表以来,已经有几十个网站转载了,引起一定的反响。笔者根据读者的反馈意见,进一步讨论“科学不是西学”这个问题。下面这几个问题都来自于网站读者的留言。

  一、 这篇文章究竟想说明什么问题?

  在科学和“西学”的关系上,这篇文章的主题和人们熟悉的相关思想不大相同,兼之文章过短,没有展开论述,所以,读者读完后很可能不知道它要说明什么。在这里,笔者直接点明它的主题:科学不是“西学”,是“现代学”,是异于所有中世纪传统文化的现代文化的一个基础组成部分。没有任何一种传统文化本质上必然能孕育它,或者必然会反对它。

  科学也是“世界学”。不管什么地方的人,你接受了科学,科学就是你的。推而广之,中国人接受了科学,科学从此就是“中学”,是中国现代文化的组成部分。科学不是西学,因为它已经流在相当一部分现代中国人的血脉里了。

  推而广之,玉米、红薯是“西粮”吗?辣椒是“西菜”吗?tabletennis是“西球”而不是“国球”吗?任何一个中国人已经作到世界顶尖,或者有可能作到世界一流的东西,再谈它是西是中,还有意义吗?这篇文章一方面反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另一方面也没有赞同要从中国

  传统文化的故纸堆里寻找什么科学。有的读者认为它也是一篇驼鸟心态的文章,那可能是因为笔者没有写清楚吧。

  二、难道“西学东渐”不是历史事实吗?

  正是“西学东渐”这个表面现象,才使人误引出“科学等于西学”的公式。“西学东渐”背后的规律是什么呢?不是文化问题,而是科学本身两个特性的体现。首先,传播是科学的内在要求。任何一个科学家获得一项科学发明,都倾向于最大限度地传播它。不仅科学知识价值的实现与它的传播成正比,而且科学家本人的收益也要从传播中获得。单个科学家是这样,整个科学界都是如此。

  相比之下,其它文化体系的传播力度都不及科学。技术既有传承的内在动力,也有保守秘密的内在动力。早在专利法出现之前,古代的匠人们就已经给技术传播设下了种种限制。宗教有极大的传播动力,但任何宗教都不象科学这样具有彻底的世界性。所以几大宗教势力范围才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保持恒定。文学艺术也有内在的传播动力,但由于受语言环境、生活背景影响极大,也达不到科学那种世界性的传播力度。生活方式的传播驱动力最弱。人们吃什么、穿什么,过什么节,毕竟不是生活中的大事。

  其次,科学具有首创性原则。一个科学家发现了某个定理,意味着科学共同体内的其他人只能学习、引用,不能再去“发现”。每一门具体的学科,每一项具体的知识如此,整个科学也是如此。

  正是这两个因素,促成了西学东渐(其实是从西方传播到全世界)的历史过程。真实的历史是这样的:在中世纪,不同文明中存在着一场奔向近代科学的竞赛,西方、伊斯兰世界,中国、印度,都有一些人在研究自然规律。开始都是点点滴滴,由于知识积累存在加速度效应,到了十六、十七世纪,欧洲人终于在这场竞赛中胜出。近代科学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局部和零散的知识诞生了。由于它的迅速传播,由于首创性原则的制约,使得其它文化类型不可能再独立产生出整体的科学,非西方的科学家只能先学习西方人已经打下的自然科学基础,在此之上进行局部创造。

  有人曾经研究过“万有引力定理与英国文化的关系”、“元素周期率与俄罗斯东正教文化的关系”、或者“北欧文化如何催生现代气象学”吗?没有!因为人们早就自然而然地认为,发现这些自然规律的科学家,他们所依靠的是科学共同体内部积累的知识,和他们生活于其中的民族文化没有关系。那么,如果我们不是讨论某个具体的科学规律,某个具体的学科,而是讨论整个科学。如果不是讨论西方内部不同文化,而是讨论西方文化与其它文化,视角为什么就变化了呢?

  如果历史可以假设的话,那么,科学即使不产生于西方,也有可能稍晚几百年产生于伊斯兰文化、中国文化,或者其它某个比较先进的文明中。那个时候,可能又会有人在论证“科学和《古兰经》的必然联系”,或者“儒家学说是科学的沃土”吧。毕竟在这两种文化体系中,都有许多尊重知识的训教。

  三、 既不是中学,也不是西学,那么到底是哪里的学问?

  科学是现代学,是从中世纪文化肌体中诞生的现代文化。它从一开始就是极少数人的学问,一个小圈子里的文化。现在,这个圈子比以前大了许多,但仍然没有大到可以与西方文化,与“西学”相等的程度。直到今天,就是在西方,大部分人也只是把科学当成“用”,当成专业知识,而另有其“体”。

  科学也是世界学。东西方文化的矛盾是横向的关系,而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矛盾是纵向的关系。这是两个不同的维度。假设有这样两个人遇到一起:一个是中国的科学家,一个是中国的文学艺术家,他们之间能够交流的东西有多少?而如果一个中国科学家遇到一个欧美科学家,他们之间又有多少可以交流的?有科学这个共同语言,世界各国的科学家能够坐到一起交流,而他们与本国人、本乡本土人,甚至本家人之间却往往不能交流。

  在中国土地上,“科学”确实曾经是“西学”。但那仅仅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一段时间内的事。在当时的知识界和教育界,“声光电化”与“经史子集”,两类知识之间确实泾渭分明。同一所学校,前者占的课时多了,后者占的课时自然少了。在“文化差异”的表面现象下,其中更多的涉及利益问题。而今天,科学已经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的主要部分,许多中国科学家都在世界科学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这个时候,科学还是“西学”吗?还是异乡风情的外来货吗?它难道不早就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一部分了吗?真正的“西学”是什么呢?是西方的宗教、民俗传统、文化艺术、衣食住行。是圣诞节、莎士比亚和烤火鸡,而不是科学。这些西学,中国人几乎不可能接受它,只是把它们当成异国风情来欣赏而已。

  四、写得不错。可惜绝大部分中国人不具备接受科学观点的素质。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至今认为阴阳五行是很高明的理论……

  作为一种“现代学”,普及科学精神在任何一个国家都要走漫长道路。在西方,占星术不也大行其道吗?飞碟教派不也兴旺一时吗?科学之传播并非在中国人这里就更困难一些。这和文化类型、民族素质毫无关系,而只和现代教育的普及程度有关。任何国家里,每一代人的平均教育程度都比上一代人高,接受科学的可能性也都要高一些。从“历时性”的角度看,西方在教育普及上也只不过比中国领先了几十年而已。就象中国人逐渐有了钱一样,中国人也逐渐地在接受科学精神。把历时性的现象放到同时性的维度上考查,总不免会导致过度的自卑。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2005财富全球论坛
七部门稳定房价新政
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苏迪曼杯羽球赛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