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真假谁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0日09:08 红网-湖南日报

  沈德良

  一则曝光美军亵渎《古兰经》的新闻,搞得美国政府一脸尴尬。此事立即遭到一些阿拉伯国家的强烈愤慨并引发流血抗议,阿富汗甚至照会美国政府要求严惩肇事者。在此情形下,美国国务院发起外交公关,寻求挽回恶劣影响的良方。事件也将《新闻周刊》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在各方巨大压力之下,《新闻周刊》宣布撤销。

  尽管各方好像都在“大事化小”,捂紧盖子,试图将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但在旁人看来,此事背后似乎还隐藏着更深的内幕。这则爆炸性的新闻所反映的内容是真是假,是作者道听途说拼凑出来的失实新闻,还是《新闻周刊》面临着无法抗拒的压力而不得不低头的策略之举。这或许就是质疑事件真伪的焦点。

  在美国,时不时冒出凭空杜撰的假新闻的事件并不鲜见。上个世纪末轰动一时的“李文和间谍案”,就是美国一些媒体捕风捉影的“杰作”。但《新闻周刊》毕竟不同于一般的街头小报,也算称得上是美国媒介中的品牌媒体,它会不会冒如此巨大风险与代价,在如此敏感的话题刊登失实报道?而捅破这马蜂窝的始作俑者也绝非刚出道的无名小辈。迈克尔·伊西科夫这名字,在美国可能还谈不上是路人皆知,但是作为当年惊曝前总统克林顿桃色新闻的老牌记者,其工作态度和采访风格而为新闻界同行称道。就在上个月,美国“专业记者学会”还因为他在美军阿布格里卜监狱虐俘案中的报道而为其颁奖。旁人也无法想象这样的资深老记者会犯下如此低级错误。

  同样,围绕事件各方的态度与举动也让人觉得背后的“猫腻”。随着来自白宫和五角大楼压力的逐步升级,《新闻周刊》也“渐守渐退”,先是对报道中的“失实部分”表示道歉,继而宣布收回报道,接着又是对整个报道表示道歉。从它的步步退让中,旁观者似乎感觉到这家媒体高层的某种无奈。即便如此,《新闻周刊》却并不准备对伊西科夫采取相应的惩罚,相反认为“出错并非蓄意,涉案记者并无大错”。同样,媒体在向提供情况的“线人”求证以保自身清白时,身为政府官员的“线人”却开始装聋卖哑。事情到了这等份上,《新闻周刊》再有通天本领,也只能打落牙齿吞下血了。

  一桩骇人听闻的虐俘事件,已足以让美国的“民主”“自由”在国际社会面前丢尽了脸面,也让世人全方位、多角度见识了一回美国所谓“人权平等”的真实性。由此而引发的影响至今还没有完全抹平。

  美国政府自然清楚《古兰经》在所有伊斯兰教信徒中的神圣分量。倘若像《新闻周刊》的报道说的那样,在关塔那摩监狱中果真存在亵渎《古兰经》的行为,势必对美国在整个阿拉伯世界的政治与军事存在,对于布什政府准备推行的“大中东民主”计划,将带来无法估量的灾难性后果。从赖斯出面谴责到白宫发言人的不断敲打,也从侧面反映出美国高层对这则新闻报道的“高度重视”。

  事已至此,留下的是一个谜团和让人想象的空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真相终归是真相。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2005财富全球论坛
七部门稳定房价新政
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苏迪曼杯羽球赛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