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现代版的“口吐天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0日09:47 今晚报

  刷牙,还是不刷牙?这个连小学生都能回答的常识问题,如今一些成年人对此却产生了两难选择的烦恼。因为英国一张非主流小报《旗帜晚报》4月15日发表的题为《牙膏致癌警告》的新闻,对超市里出售的几十种牙膏点了名,其中包括高露洁牙膏;随后,中国有的媒体也紧跟不舍,很快被炒作成“高露洁事件”和“牙膏信任危机”。

  受影响最大的自然是广州的高露洁棕榄公司,据新浪网的网上调查表明(截至4月19日上午8时),88%以上的消费者原来信任高露洁品牌,而现在会继续使用该品牌牙膏的消费者已不到10%。事情的严重性还在于,被点名的牙膏有几十种,今后用什么牙膏才有效、有益而安全呢?

  事实究竟如何?新华社记者很快进行调查,发现英国小报《旗帜晚报》的新闻,“显然是对事实的夸大”。该报的这条新闻,来源于美国科研人员彼得·维克斯兰撰写的科学论文,论文说他在研究“三氯生”(生产牙膏、洗洁精的一种广谱抗菌剂)时发现,三氯生与含有游离氯的自来水接触后,会产生致癌物质三氯甲烷,但根本没有涉及任何品牌的牙膏、洗洁精。不知怎么一来,到了英国小报上,这篇科技论文竟变成了耸人听闻的“牙膏致癌警告”,而且点了包括高露洁在内的几十种牙膏的名;而国内个别媒体则走得更远,竟把英国小报擅自点名的商品名录上升到“涉案产品名录”,甚至把高露洁全效牙膏定性为“含间接致癌物”。

  记得我童年上小学时语文课本中有“羽毛变天鹅”一课,说的是有人咳嗽时发现痰液中有一丝羽毛,这事一传十,十传百,一丝羽毛变成了一把羽毛,最后竟变成了一只天鹅,说明流言之可怕,流言之不可信。这次经过炒作出台的“牙膏信任危机”,简直就是“口吐天鹅”的现代版。所不同的,参与炒作的已不是喜欢搬嘴嚼舌的愚夫愚妇,而是颇有文化知识,也算社会精英的新闻记者。

  这样的新闻记者,实在太浮躁了。记者看到一个符合受众心理需要的新闻线索,自然会产生职业冲动,这是可以理解的。不过,不管怎么冲动,作为对社会稳定负有很大责任的记者,冲动之后务必冷静,要多方采访,多方核实,多方请教,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楚。越是那种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的事情,传媒担负的责任也越大,发稿越要谨慎,真要小心翼翼,慎之又慎。国内有家报纸想转载英国小报的新闻,事先曾向美国那位科技人员维克斯兰核对,维克斯兰的答复是,他根本就不认同“牙膏致癌警告”的说法,认为使用含三氯生的牙膏会出现问题是非常草率的。像这家报纸那样,与论文的原始作者核实,就避免了错误。相反,浮躁,头脑发热,听到风就是雨,总是要坏事的。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传媒在报道上出错,除了浮躁的毛病,还有个原因,就是迷信国外的信息,轻信国外的信息。2001年英国一家报纸的“上海将建一座可容纳十万人的摩天大厦”的假新闻,我国有些媒体就争先恐后转载。去年7月从美国传来杜邦“特富龙”事件,国内一些媒体在没有阅读美国环保署和杜邦网站的新闻原稿的情况下,就轻易使用“有毒锅”的字眼,也弄得很被动。我们务必吸取这类教训,而这又必须先从反思“什么心态在作怪”开始。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2005财富全球论坛
七部门稳定房价新政
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苏迪曼杯羽球赛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