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抓住农业发展的关键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1日05:18 人民网-人民日报

  宋恩华

  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把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作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夯实农业持续发展基础、促进农村繁荣的基础工程,进行了全面部署。认真贯彻这一重大决策,必须深化认识、理清思路,从实际出发做好各项工作。

  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意义重大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具有十分重要而特殊的意义。首先,这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战略举措。我国的人地矛盾非常突出,而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很难发生根本改变,确保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有效供给始终是头等大事。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实质是发展农业生产力、使农产品供给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这是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选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主要来自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能够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为发展效益农业腾出更大空间;能够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物质装备、技术和管理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带动农村经济全面繁荣。第三,这是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从一些大国的发展经验看,虽然经济越发达,农业占GDP的比重越小,但其基础地位却不能削弱。美国在长达百年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农业生产没有明显萎缩,国民经济得到持续发展;而英、德、法、日等国家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由于都出现过长达10年的农业发展停滞或倒退,所以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要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就必须大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夯实农业基础地位。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潜力巨大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国家逐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农业政策和相关制度不断完善,农业综合产出大幅度提高,解决了长期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达到历史最好水平。2003年,河北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956.9亿元,亩均2177元,是1952年的13倍。但总的看,河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还不高,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突出表现为“五低”:物质装备水平低,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科技贡献率低,现代科学技术还没有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要素利用率较低,水资源和化肥等生产资料浪费严重;集约化程度低,经营管理粗放;劳动生产率低,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

  面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艰巨任务,深入研究分析各种条件和因素,从长远看,河北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还有巨大潜力。一是光热资源潜力。据测算,河北省平原区还有30%的光热潜力可开发利用。二是耕地开发潜力。河北省还有未开发利用土地6210万亩,可开发成耕地的后备资源220万亩;现有耕地多为4级,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仅为1.1%,且普遍缺磷、缺钾、少氮。通过加强后备耕地资源开发、培肥地力,将有效提高耕地的产出率。三是农业科技潜力。目前河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因而,应通过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大幅度提高农业产出水平。四是治水节水潜力。河北水资源严重匮乏且利用率低,目前有中低产田6000多万亩,占耕地总量的2/3;灌溉水有效利用率不足40%,平均每生产1公斤粮食耗水1吨,约为发达国家的4倍。通过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打破水资源制约,将现有中低产田改造成稳产高产田,可增加600万吨的粮食生产能力。五是环境保护潜力。目前河北有10%的耕地不同程度地受到工业“三废”污染。通过加强生态建设,科学开发利用和保护林地、草原、水面、生物等资源,严格控制环境污染,可以有效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六是政策拉动潜力。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和引导力度的加大,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各项农业制度的完善,都将大大调动农民生产投入的积极性,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需综合施策

  在新阶段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应借鉴国内外经验,吸取历史教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始终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既要注重加大投入,又要重视制度创新;既要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又要促进农民增收;既要开发利用资源,又要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总的思路是:立足自身实际,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为目标,以打破水、土地资源缺乏的制约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加大物质投入和技术投入为重点,大力加强基地建设,全面提升农业资源的产出效率。当前,应着力抓好以下几点:

  保面积培肥力,提高耕地质量。针对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质量不断下降的实际,把控制耕地面积减少、提高耕地质量作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一保面积。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实行最严格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建立土地节约利用机制,引导乡镇企业集中连片发展,杜绝抛荒撂荒。二抓节水。搞好灌区改造,大力发展以管道灌溉为主的节水灌溉,加强中低产田开发和旱作农业建设,同时努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三培肥力。结合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深入实施“沃土工程”,改善土壤养分结构。探索建立“农户培肥地力政府补贴”制度,力争5年内耕地质量普遍提高0.5—1个等级。

  加快科技创新与推广,提高支撑水平。以良种良法和农民培训为重点,强化科技创新与推广,切实解决先进技术少、推广难的问题。在农业科研方面,以小麦、玉米良种繁育、重大灾害综合防控、光热资源综合利用、单项技术优化集成、储藏和加工技术为重点,实施科研攻关,努力增加主要粮食品种的有效技术供给。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增强科研单位的活力。在农技推广方面,坚持“一完善、两创新、一加快”:尽快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层次、多成分、多形式、多功能的农技推广体系;创新利益分配机制,创新推广手段,调动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利用以农业信息网络为主的现代传播媒体推广农业技术;加快农业基地建设,努力在标准化生产、加工增值、社会化服务上取得突破。

  加大农业投入,提高保障能力。坚持政府投入、社会投入一起抓,进一步优化物质投入结构,破解农业投入长期不足的难题。首先,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目前国家已具备了以工业反哺农业的实力,各级政府应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一步提高财政支农比例。其次,用活财政资金。改革财政资金使用的方式方法,加强资金整合,集中财力办大事;加大对引进大型新建项目的贴息扶持和人员奖励力度,切实发挥财政资金对社会投入的引导调节作用。第三,优化投资环境。搞好项目谋划,妥善解决项目建设用地,大力改善水、电、路等配套条件,简化投资手续,努力创造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的良好政策环境。

  健全防护体系,提高抗灾能力。重点防御重大动植物病虫害、旱涝灾害,卓有成效地减少其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破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一是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实行全程监管。二是健全动物重大疫病防控体系、农业生物灾害预测预警系统和应急控制体系,防止重大病虫害和农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侵入和扩散。三是建设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提高对气象灾害的综合防治能力。四是完善防洪保安体系,加快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骨干河道治理,提高抗御特大自然灾害的能力。五是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充分发挥森林植被保护农田的作用。

  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农业循环经济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要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大力促进农业内部和第一、二、三产业间的生产循环,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率。一是编制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战略、总体思路及分阶段推进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农业发展。二是创新关键技术。重点组织开发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能量梯级利用等技术,努力突破制约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三是抓好试点示范。近年来,河北省一些地方创造的“牛—粪—菌—沼—肥”、“林—草—牧—菌—肥”、“猪—沼—鱼—肥”等循环经济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应完善总结,搞好示范,及时在面上推广。

  (作者为河北省副省长)

  《人民日报》 (2005年05月21日 第七版)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