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老知青愿捐探亲介绍信(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1日12:13 东南快报
老知青愿捐探亲介绍信(组图)
老蔡收藏多年的介绍信

  昨日,省档案馆一大早就接到一名叫蔡坤山的知青的电话,称愿意将收藏多年的资料捐赠出来。

  昨日,记者来到福州晋安区新店华塑二厂宿舍蔡坤山的家中,看到沙发上放着的资料分别是一份发黄的信件和两张复印的证件。信件是1973年蔡坤山回乡(福州)探亲时,崇安县(现在的武夷山市)革委会审批的探亲介绍信,两张复印件分别是上山下乡登记表格和公社知青报到证。
老知青愿捐探亲介绍信(组图)
当年装满衣物的行李箱

  报完名 扛箱子追赶“大部队”

  端详着以前的文件,蔡坤山回忆到,1969年8月,他碰上城里调配初中学生上山下乡锻炼,便想去农村闯一番事业。于是,他以社会知识青年的名义报名参加了上山下乡活动。

  1969年9月,蔡坤山来到福州市郊区革委会上山下乡办公室填了登记表。填完表格后,他到了户口所在的农场审批盖章迁移户粮关系,随后把表格送回革委会等通知。10月底,他终于拿到了审批通知,不料,11月中旬,学校带着知青去崇安县岚谷公社,蔡坤山却没有接到通知。

  蔡坤山没有在家等着,而是直接去追赶“大部队”。12月初,蔡坤山和另一名知青各扛了两个装满衣服和日用品的箱子坐上了火车,到南平过了一夜后,第二天乘汽车来到了崇安县革委会办公室,革委会开了张报到介绍信后随后通知了公社,他们两人便到了崇安县岚谷公社和队伍会合。而1973年,蔡坤山回家探亲时,崇安县革委会开具了一张探亲介绍信,当时规定出远门都要经审批。没有探亲介绍信就不能购买车票也不能住旅馆。
老知青愿捐探亲介绍信(组图)
老蔡回忆当年知青生活

  饿坏了 偷鹅没拔毛就下锅

  1969年12月8日,蔡坤山带着他的插队证明从福州到了崇安岚谷公社。到崇安第一年,公社照顾他们是知青,每人每个月发33斤商品粮和8元钱的生活费。但第二年开始,知青们就必须完全靠挣工分来养活自己。生产队给了蔡坤山和另两名知青分了田种菜。

  可蔡坤山插队五年,他们种的青菜始终没有存活过。他们只好在傍晚收工时向社员要一些剩余的青菜,拿回去和米汤一起煮,不过,更多的时候,他们要不到菜。有时,饥饿驱使他们跑到其他生产队去,偷一些青菜、甘蔗、地瓜回去煮,有时饿了干脆就生吃。一次过春节,蔡坤山和另外2人假装回福州过年,引开村民视线后,偷了村民一只十来斤重的鹅,当时饿得太厉害了,没来得及拔毛就下锅煮,等鹅骨头都被啃完后,锅里还留下一锅的鹅毛。当时卫生条件不好,队里很多人感染了疟疾———打摆子,蔡坤山也不例外,身体有病不能出工,就得饿肚子。

  谈到自己插队的这段经历时,蔡坤山眼泪悄悄地流了下来,而现在他想把这些资料捐赠给省档案馆。蔡坤山说,这些资料是历史的见证,他永远不会忘记这段日子。把资料捐出去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记住这段历史。

  上个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福建共有近33万人上山下乡,您或您的父母曾经在八闽哪块热土上挥洒过青春和热血,如果您愿意与广大读者分享,请拨打本报热线0591-87806110,如果您手中留下了珍贵的照片、文件、日记等资料,有意与他人分享,请拨打省档案馆保管利用处的电话0591-87862667、87862284转209、238、242。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