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揭批“伪书”之害(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2日09:12 每日新报
  读者可依法索赔业界需重树诚信单炜炜姜宝成
揭批“伪书”之害(图)
  近日,新闻出版总署发出《关于停止销售19种含有虚假信息图书的通知》,向社会公布了首批含有虚假信息的图书名单。通知称,包括中国长安出版社的《执行力》、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没有任何借口》在内的19种图书含有虚假信息,违反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因此不得继续销售。

  第15届全国书市在天津举办期间,很多出版界人士纷纷向记者表示,“伪书”现象不但直接影响到图书发行行业的经济利润,而且严重损害了出版界“诚信出版”的形象。用法律手段严厉打击“伪书”行为,重新树立出版行业的形象和信心成为很多业内人士的迫切希望。

  畅销书被剥下“伪装”

  “假人”写书混淆视听

  “伪书”是对出版界涉及图书作者、内容、营销手段含有虚假信息的总称。

  北京锡恩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由对畅销的系列丛书———《执行力》作者的真伪考证开始,成为第一个揭露“伪书”的民间机构。该公司执行助理刘珺向记者详细出具了相关“证据”,并介绍其经过。该公司在美国亚马逊书店网站上,查不到任何有关《执行力》系列丛书的主要作者之一保罗·托马斯的介绍。而后美国哈佛商学院在给锡恩公司的回复中也指出:“无论现在或是过去,我们都没有保罗·托马斯教授这个人。”

  新闻出版总署审读科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此前备受关注的《没有任何借口》经证实,确系一本伪造作者、书评的“假书”。

  文学书披“真人”外衣

  无妄官司“伪书”始祸

  此外,文学类图书也格外受到“伪造者”们的青睐。和企管类“伪书”不同的是,文学类“伪书”

  更喜欢套上“真人”的外衣。“从1994年发现第一本冒用我的名字出版的伪书至今,我买到的这类书已经有40本之多。”谈起冒名伪书,参加2005年天津全国书市签售活动的上海作家叶永烈很愤怒,他告诉记者:“如今在我的书房里不得不腾出一个书架,专门用来放置那些从全国各地收集来的伪书。”

  还让叶永烈哭笑不得的是,其中一本署着他名字的《毛泽东世家》印刷精美、图片丰富,纸张质量要比普通书籍好很多。

  叶永烈告诉记者,前些日子他接到一封山东作家时锋的信,说叶永烈的《面对危难的毛泽东》里面有3万字是抄袭他的《为了领袖的安全》,信后附了时锋的身份证复印件及诉讼书,准备跟叶永烈打官司。叶永烈说,其实这本书是打着他旗号的冒名书。

  记者曾在一些小型图书发行场所,发现很多冒用著名作家名字发行的书籍:王朔、海岩、金庸、池莉……一位曾经在天津图书批发市场经营过“业务”的老板告诉记者,只要是有点名气的作家,几乎都无法逃脱被“伪造”的命运。

  企管图书缺乏精品

  伪冒之祸甚于盗版

  记者在书市现场看到,企管类和励志类图书依旧吸引不少读者驻足,但是经历了“伪书风波”之后,很多读者也显得格外慎重。

  “国内缺乏精良的管理图书是伪书大量存在的前提。”在2号展厅,参展的深圳某发行公司的行政助理易滨说,整个中国管理文化的圈子“亮点”少,国内专家没工夫写,不可避免地给伪书制造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思想和理论的错误很可能会耽误一个企业、一代企业家。”工程师郝军对记者说。

  “这一类冒名书籍和盗版还有所区别,但其祸害更甚于盗版。不仅损害了作家的名誉,欺骗了读者,还淆乱了舆论,甚至会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本届书市上,广西人民出版社的一位姓李的编辑向记者痛陈传记类“伪书”之害,同时也指出,“伪书”盛行,从经济上造成了表象的虚假繁荣,“由于不涉及版税问题,‘伪书’制作成本自然要比正规引进的外版书要低很多。‘伪书’的表面文章比真书做的还好,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行政处罚法律维权

  诚信出版重树信心

  今年3月,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就在“坚决制止虚假图书”座谈会上表示,总署和地方新闻出版单位将统一对相关出版单位,包括虚假书稿提供者、工作室予以曝光,依法处罚,严厉打击。

  天津科技出版社市场部经理孟祥刚认为,必须严格“三审三校”的规章制度,尤其要严格把好“选题”关,重视对引进图书的版权核定工作。

  新闻出版总署审读科洪勇刚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出版管理条例》、《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诸多法律法规,不但是判别“伪书”的重要依据,也是消费者维权的法律依据。律师陈乾具体解释说,“伪书”侵害的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消费者可依据法律向书店或出版社提出正当的赔偿要求,甚至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据悉,机工社已率先开始整改工作:所有库存的《没有任何借口》封存;各书店该书全面下架;对出版该书的分社社长进行了经济处罚,同意其辞去分社社长的职务等。记者致电中国长安出版社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相关书籍已全部下架,整改工作正在进行中。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参展商告诉记者,一时的经济利益将导致整个出版界遭遇诚信危机,目前已经出现了产品销售量下滑的情况。该名人士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业内更应该深刻反省,坚决抵制不正之风的同时,重新树立起“诚信”出版的形象和信心,以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本版撰文新报记者单炜炜新报记者姜宝成摄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2005财富全球论坛
七部门稳定房价新政
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苏迪曼杯羽球赛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