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奥数”:被扭曲的神话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2日12:37 新华网

  新华网兰州5月22日电题:“奥数”:被扭曲的神话

  康春燕

  今年新学期开学不久,在兰州市安宁区长风厂工作的刘女士就为自己刚考上师大附中的儿子能进该校“奥数班”而托亲访友、四处奔走。刘女士一脸无奈地说:现在孩子面临的升学压力太大,不参加奥数培训,家长总是心有不安,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落后,上不了重点大学。而世界著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应清华大学邀请访问时表示,奥数培养不出大数学家。

  一些孩子有必要学奥数

  “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培训班”开设的初衷是为将来参加省、全国及国际奥赛培养“数学运动员”,为国家选拔研究数学专门人才。

  我国学生近年来在国际奥赛上频频获奖,催生了国内中小学生的奥数热,于是大家一窝蜂地参加各种形式的奥数班。而对于刘女士以及更多的家长而言,送孩子上奥数班是将其作为孩子上重点中学或大学的“敲门砖”。

  兰州一中学生处副处长、奥数班班主任、数学教师孙光军认为,奥数班给学有余力的考生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一方面可以促进学校的数学教育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展有天赋、有兴趣、有余力的数学苗子的智力。

  兰州西北师大附中高一学生张乐告诉我们,参加奥数班学习对自己帮助很大,奥数班的教材很适用,自己是一个酷爱数学的人,这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课余生活,通过奥数班的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有了极大提高。

  日渐扭曲的奥数班

  奥数班设立后的积极作用使得家长把能否进奥数班看作是孩子将来能否“一考高中”的最佳跳板。为了让孩子能上好学校,很多家长趋之若鹜。正是这种盲目热衷,使奥数班失去了其本质意义。

  孙光军强调,许多人对奥赛有误解,认为它是一种获取保送上重点中学或大学资格的手段,“应该把奥赛看作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奥赛活动的本质在中学,强调的是素质能力的培养。”即便如此,一些专家和从事数学研究的人士也心存疑虑:参加奥数班真的有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吗?有专家分析认为,只有5%的孩子适合学奥数,因为他们本身对数学感兴趣,其他学科也学得轻松,有剩余能力和时间,而大多数孩子能完成规定的课程就不错了。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开放实验室主任、中科院院士张恭庆对此直言不讳,“我不赞成中小学生蜂拥而上上奥数班。”他认为,“当前奥数班将孩子们进行集中训练,有专门的教师辅导,目的性很强。而国际通行做法不是这样,它主要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能力,随意性比较强,真正有兴趣的孩子才会参加。”

  唯“奥”是举家长无奈

  虽然专家们几乎众口一词,反对僵化的奥数训练,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情愿或不情愿地把孩子送进奥数班,最主要的原因是认为奥数成绩对孩子的升学大有益处。

  采访中有家长也道出苦衷:许多学校升学及推荐上重点大学,都要看奥赛成绩,孩子不想学也得学。某小学一位姓杨的校长十分坦诚地告诉记者,尽管有关部门已明确规定不准将此与升学挂钩,但实际上各名校在升学时都会“暗中操作”,把二者联系起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家长也不得不把奥数作为孩子升学的“砝码”。

  自从小学升学考试取消后,中学入学大部分采用就近入学和“电脑派位”,但不少初中名校在选择新生时虽然不考试,却把奥数水平作为一个重要标准。不难想象,在这样的升学政策导向下,想择校的家长也就义无反顾地要把孩子往奥数班塞。

  兰州四中校长、甘肃省化学奥赛委员会副主任杨昌文认为,奥赛在初中和小学进行,使学生过早地承受了学业压力,思维和能力全面发展受到限制,也滋长了择校风、借读风和盈利风。更有甚者,外行办班只谋利益而不懂教育规律,导致义务教育畸形发展。

  甘肃省教育厅高教处吴处长在谈到此问题时说:“许多人都认为奥数是享受保送上大学资格的一种手段,这样很容易使学生争上奥数班,有些学生有了被保送的资格后,就放弃了刻苦学习的精神,以为万事大吉了。”他认为,不能用单一的方式来衡量现在的学生,新时代更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学生,奥数班只适合个别数学尖子。

  “我们要否定的是奥数班而不是奥数本身。要抑制发展畸形的奥数班,从根本上说是改革教育体制、考试机制,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甘肃联合大学一位老师说。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2005财富全球论坛
七部门稳定房价新政
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苏迪曼杯羽球赛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