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假日革新路在何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00:03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正如预期一样,安徽旅游又一次成为黄金周的大赢家。5月8日,黄金周盘点几乎成为省城各家媒体的要闻:全省7天10亿元,日进斗金的景象把安徽旅游业的天空染得一片火红。

  其实,安徽旅游业的“大丰收”只是全国旅游业的一个缩影。有权威消息称,中国旅游业五一期间进账467亿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16%。然而,在业界激动的盘点之手把假日经济的算盘拨弄得啪啪作响之时,一股清晰可辨的疲惫感正向“黄金周”这个弥漫着计划色彩的消费模式慢慢袭来。

  黄金周“成本”

  对黄金周的总结和盘点,几乎清一色以“盈利”的面孔出现。

  现实往往给人一种错觉,每一个黄金周之后,都会留下一串令人发热的数字,旅游、交通、餐饮、住宿、娱乐等行业大都会赚得盆满钵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态的变化,黄金周“成本论”逐渐纳入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的视野。不把黄金周成本告诉公众的做法,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指责。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蒋长流在接受采访时坦言,不计成本的商人不是一个真正的商人,而不计成本的政府同样不能说是一个成熟的政府。

  近年来,在黄金周这个大系统运转过程中,很多因素正在削减它的“成果”。例如,旅游景点、特别是一些古迹的环境污染甚至破坏有多少?拥挤交通中的车祸、人员伤亡有多少?因集中长假所带来的物价上涨及服务质量下降又有多少?应该说,这些都是黄金周中的负效应,同时也是长假所付出的成本,且其中有的还是不可再生的成本。

  “这些是否也应该予以统计并将之公布,让社会公众能在一个可比较的条件下,对黄金周作出自己的内心评价?”蒋长流说。

  行路难、住宿难,是大多数长假出游者的直接体验。而超负荷接待游客同样给景区带来了破坏,生态脆弱的西部和一些文物保护单位,更经不住蜂拥而至的滚滚人潮。据今年的五一黄金周游客信息通报:5月3日,云南丽江玉龙雪山接待观光游客超过核定最佳日接待量105%;北京的故宫、八达岭、颐和园等多个旅游区均超过了核定最佳接待量;5月4日,曲阜三孔超过接待量的41%;五台山则超过最大接待量的63.4%。

  这种井喷行情的后遗症越来越多。与此同时,黄金周集中出游带来的负效应正在转化为企业的经营成本。节日期间的火暴与节日后旅游市场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为企业安排生产经营带来了困难,也不利于旅游产业长期平稳发展。

  有关专家表示,如果算上长假期间政府为保证交通和安全所调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黄金周的成本还要进一步攀高。

  七年之痒

  黄金周在我国已有7年的历史。

  据了解,1999年,国务院通过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以上移下借的形式形成了春节、“五一”节和国庆节三个7天黄金长假。随后,黄金周逐步演化成我国消费领域的一个黄金招牌,成为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消费模式。

  “黄金周是我国政府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其初衷是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培育旅游休闲产业、发展服务业。”安徽师范大学旅游系教授郭庆琦表示。

  事实的确如此,一段时间以来,假日旅游已成为我国居民新兴的消费热点。以2002年五一黄金周为例,全国共接待旅游者8071万人次,实现收入306亿元;而到了2005年五一黄金周,这两个数据分别上升为1.21亿人次和467亿元。

  “黄金周在很大程度上催化、培育了我国的旅游市场,启蒙了老百姓的旅游意识。”省旅游局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然而,随着对中国经济参与程度不断加深,黄金周模式同相关行业、部门、社会公共系统甚至和老百姓的冲突也不断加剧。虽然各级政府专门设置了假日办,并启动了“假日旅游信息统计预报制度”,但各方的矛盾却很难调和。

  随着旅游市场容量的不断开发,人为造就的两大峰值已经使为时仅7天的黄金周难以承受,各种矛盾随之而生。郭庆琦表示,国家制度性安排假日的刚性和旅游市场不断膨胀扩大之间的矛盾迟早会表现出来,只不过今年更强烈些罢了。“旅游资源的不可储存性使其和被‘固定’的黄金周之间迟早会发生冲突。”

  “鸟笼”消费的危机毋庸置疑,黄金周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但这种被制度性安排、被划定范围的“鸟笼”消费模式正暴露出畸形化的危险。

  郭教授认为,节日期间和节日前后的冷热不均,打乱了很多企业、景区、机关和社会公共系统应有的节奏,造成了人、财、物的极大浪费,给很多企业带来年复一年的伤害。

  市场供求严重失衡必然会在服务环节被异化,导致旅游质量的急剧下降,作为休闲娱乐的旅游本身也同样被畸形化。比方说,由于游客的数量陡增,使航空、铁路、公路、船舶运输全面紧张。有的等10多小时买不到票,有的等几个小时上不了车,使交通不堪重负;再比方说,热门景区往往人满为患,挤得人山人海,不仅“看不见”风景,就连找一顿填肚子的食品也成问题。在这些状况下,旅游失去了它起码的意义,被群体性地扭曲了。

  有关专家不无忧虑地表示,本来是拉动内需的良药,有“扭曲成阻碍旅游业发展的绊马索”的危险。

  不过也有另一种声音,安徽庭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建昊却很乐观:黄金周无疑是中国用行政手段推动相关产业经济的经典之作,他顺应了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需要解决的是怎么改革假日制度,使假日经济更好地沿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路子走。

  期待带薪休假

  黄金周的遭遇表明,假日经济在中国步入了一道坎儿。

  但黄金周和假日经济的价值毋庸置疑。有关专家表示,目前中国经济的过热依然是投资拉动型,消费需求还有很大潜力。

  假日经济依然是拉动消费的有效手段。

  对于眼下黄金周的困境,社会上流传着五花八门的解决方案。

  有人主张拉长假期,把黄金周设成半个月,分散出游人流;也有人主张缩短假期,把黄金周分解成三天或四天假期,但增加次数;还有人主张,各省错开黄金周时间,这样可以化解旅游峰值,从而分散目前黄金周的压力。不过在众多解决方案中,带薪休假一直是呼声最高的版本。

  1994年颁布实施的《劳动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带薪休假制度。劳动者持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这表明,带薪休假有了法律保障。

  但长期以来,除公务员队伍外,带薪休假制度在很多企事业单位推进却举步维艰。新洲律师事务所张先金认为,主要原因一是没有强制性执行这些规定的配套措施,另外还存在一个观念的问题。

  省旅游局一位官员表示,根据国家旅游局和国家统计局的一项抽样调查分析,我国城镇居民的旅游消费能力日益增长,但是缺乏能够开展中长距离旅游的整段时间。一旦带薪休假能够全面实施,有近80%的城镇居民可以调整自己的出游时间,此举势必进一步解放和释放旅游市场的潜力。

  一些旅游界人士也认为,目前国内发展带薪休假的时机已成熟。

  一个令人欣喜的迹象是,市场之手似乎在抢先推动黄金周的变革:黄金周正前推后移地流露出“黄金月”的倾向,一些旅行社在节前和节后的生意正一路看涨。

  黄金周的“市场化”倾向,对我国的假日经济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莫文华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