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著名登山记者刘建“解读”登顶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04:11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昨日,2005年中国重测珠峰高度测量队在向顶峰冲击的过程中,一位成都人却一直守候在电视机前,心情随着队员们冲顶的进程而起伏跌宕,他便是本报著名登山记者,2003年5月22日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的刘建,昨日也恰好是他成功登顶珠峰两周年纪念日。

  昨日清晨,牵挂着队员冲顶,整夜未能睡好的刘建早早起床打开电视机,收看央视直播节目。这时许多同事、亲朋、全国各地山友陆续通过短信或电话与刘建联系,祝贺他登顶珠峰两周年。

  上午9时许,当听说有队员经过珠峰北侧“第二台阶”(海拔8700米)时,刘建一时兴奋得几乎叫出声来。登过珠峰的人都知道,第二阶梯是道坎,这是一处五米高的陡壁,上下全靠攀登山梯,队员都需要背着一身厚重的行囊从这里爬上去。但有时遇到其他探险队下山,容易形成拥堵场面,通过经常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而严寒对停止运动的队员是巨大的威胁。2003年刘建冲顶经过此处时,就因为拥挤而等待了1个半小时,脚趾都差点被冻掉,他现在回想起来还心有余悸。不过如今第二台阶已比两年前多了一部登山梯,登山拥堵情况已大为缓解。

  11时零8分,藏族队员阿旺第一个冲上顶峰,看到这个小伙熟悉的身影,刘建禁不住欢呼起来,阿旺就是当年和刘建一起登顶的队友之一,当时他在队中就负责摄像工作,而这个憨厚开朗的藏族小伙这次也是中央电视台特聘的登山摄影师。刘建遥想起自己冲顶后的情景“氧气已用光,身体已非常疲惫,但仍冒着危险等待队友王石抵达顶峰,两人一起在寒风中努力展开五星红旗和华西都市报报旗……”,说到此处他眼睛湿润了。

  在谈到两次冲顶遭遇难度时刘建表示:“当时我们登山时气候条件要差一些,因为登顶过程中四周雾蒙蒙一片,有时在云层散开时才能依稀看到天空,登顶成功后由于能见度低,看不清周围山峰,没有一览众山小的景象。而今天从电视上看来,四周景物较清晰,能见度也比较好,天气状况应比我们当时好,但队员们肩负着科考任务,带有测量仪器设备,因此比我们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本报记者王新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