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保护生物多样性造福人类(望海楼)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04:23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5月22日,是第十一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变化世界的生命保障。中国国务院近日已正式核准《生物多样性公约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这是继2000年8月8日中国签署该《议定书》之后,中国在生物安全领域的重要进展,表明中国切实履行国际公约,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情。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在自然界中存在着生物链,一个物种的消失可能引起众多物种消失并给人类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一个基因可繁荣一个国家。”“一个基因可以繁荣一个民族。”澳大利亚正是拥有优质细羊毛基因,才成为世界最大的优质细羊毛的出口国;中国通过保护利用一个野生稻基因———雄性败育的野生稻———“野败”,由袁隆平创造出“杂交稻”,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袁隆平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之为“第二次绿色革命”。中国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从1976年到1998年累计增产粮食3.5亿吨,按每吨1000元计算,累计增收3500亿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列宁格勒(圣彼得堡)的生物学家们在德国法西斯军队历时900多天的封锁下,宁肯自己饿死,也不食用基因库中的特有种子。这一壮举正是在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利用优质生物基因,前提是保护好生物基因。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多样性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之一。十多年来,中国政府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履行国际公约,建立和完善了国家履约协调机制,已制定并颁布实施了包括《自然保护区条例》在内的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法规20多项。截至2004年年底,中国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194个,保护区面积约占陆地国土面积14.8%,超过了世界平均12%水平。但中国保护区的管理与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相当差距。通过与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和一些国家政府机构等的合作,引进保护技术和约2亿美元资金,有力提高了中国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能力。

  尽管如此,中国目前环境保护的形势不容乐观,还需要官方、民间乃至国际合作,才能更好地保护中国的生物多样性,造福人类社会。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5月23日 第一版)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