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人民币升值“难猜” ——访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05:25 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此次媒企高峰论坛邀请到的著名经济学家,一出现即遭到记者的“围追堵截”。而记者也有幸在房间“堵”住了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

  人民币升值“难猜”

  记者:曾经有市场传言,5月18日人民币将升值,但事实并非所料。您作为经济学家怎样判断人民币升值的时机?另外,人民币升值将采取怎样的形式,是确定升值空间还是钉住“一揽子”货币?

  曹远征:1994年,我国制定的汇率机制是有管理的浮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我们形成了挂住美元的固定汇率机制。那一年,中国政府为了稳定市场,宣布不贬值。目前,定值基础是否改成“一揽子”的机制,从购买力平价学说来看,存在这样的动力。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计算购买力评价,一个土豆就是一个土豆,4元人民币等于1美元。在改革开放初期,从80年代初通货膨胀到现在工资水平飞涨,实际上人民币已经升值。但人民币到底对单一货币来比较,还是“一揽子”货币来比较,这是货币水平定价问题,人民币实际上不再应该与美元挂在一起,挂钩货币应该有所调整。至于升值时机,正如温总理所说“出其不意”,任何人都不能想到,也猜测不到。

  股权分置“放眼量”

  记者:股权分置问题被认为是中国股市上的“头号难题”。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股市上三分之二的股权不能流通,导致股市先天不足,目前已经成为完善证券市场基础制度的重大障碍。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启动,您怎样看?

  曹远征:这是股市制度建设的一部分。长期看,股权分置有利于完善中国股市,但短期不能对此寄予很大的期望。至于操作方式,这是大股东与小股东谈判的结果,既然是谈判,就不应有限制,其中的规定也应该宜粗不宜细。

  在改革中寻找机会

  记者:宏观调控已执行一年多的时间,宏观调控也取得一定的效果,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有哪些问题?怎样发展?

  曹远征:我国改革开放26年的实践证明,政府主导性经济增长方式在推动了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积累了相当多的矛盾与问题。烦琐的审批手续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资金跟着批文走,使金融很难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

  中国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努力方向,核准制与备案制尚需进一步规范,需要制定详细的程序和规定。政府投资负责制尚需落实,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投资尚需进一步规范。

  作者:本报记者徐强 编辑: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