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90万“徐农”走天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06:06 人民网-华东新闻

  “徐工徐工,助你成功”,“徐农徐农,打工光荣”。“徐工”是著名企业的品牌,而“徐农”现象则是徐州各级党委政府策划实施、广大农民积极实践的结果

  在江苏徐州市,农业人口占总人口23,达600多万之巨。农民如何致富?徐州市委、市政府将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制定了“百万徐农走天下”的战略目标。目前,该市共有90.95万农民在外务工,去年劳务输出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20%。

  输出组织化务工不盲目

  让早已习惯于“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离开生养自己的土地到城市谋生,改变观念是第一步。

  徐州市各级党政部门使出了浑身解数:媒体上,打工致富的典型成了主角;现场会、交流会、座谈会上,先进务工人员现身说法……鲜活的事实,使“打工光荣、打工快富”成为广大农民的共识,鼓舞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勇敢地跨出家门。

  农民想务工,政府找门路。徐州实施的“镇镇通”网络工程,让全市乡镇能够根据需求输出劳动力;一批农村劳务经纪人活跃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介绍乡亲走出家门闯天下;劳动部门和职业介绍机构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成为劳务输出生力军。徐州还抓住与无锡市挂钩协作的机遇,把劳务输出与项目招商结合起来。在今春的南北劳动力交流大会上,仅铜山县一个分会场就现场录用4721人。目前,徐州在苏南地区务工的农民达35.06万人,占输出总量的38.6%。

  “政府发动、亲友带动、中介拉动、企业推动”的多渠道、组织化劳务输出格局,让徐州农民走出“先进城后找工作”的困境,在家就可以联系好工作,收拾行装直奔目的地。盲目外出、无序流动变成了有的放矢、科学转移。2004年,徐州市有组织输出人员达50万人,输出组织化程度达54%。输出范围也由周边城市延伸到全国,并开始向境外扩展,至2004年底,境外输出已近万人。

  培训学技能打工有底气

  随着打工经济的不断发展,凭力气打工不再具有竞争力,技能成为农民找到工作的关键。

  徐州市委、市政府把劳动力技能培训当作劳务输出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进城务工最实用的装备———技能送给农民。资金投入是技能培训的保障,徐州市实施政府补贴,将补贴金直接发到农民手上,让农民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和工种。2004年,该市投入劳动力培训的经费1250万元,培训劳动力10万人。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将更多的农民纳入培训范围。针对农村初、高中毕业后青年,徐州市推出“两后双百”工程,力争所有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实现100%培训、100%推荐就业。

  针对农村贫困劳动力,徐州市实施免费培训,确保每个农村特困家庭的适龄劳动力有1人参加培训并成功输出。各县(市)将培训重心下移到乡镇,方便农民就地就近参加培训,并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培训。通过招投标,各县(市)区确立了一批实力强、信誉好的定点培训机构,设置了电焊、车工、缝纫、烹饪、电子装配、汽车修理等数十个专业。

  不少技能培训已经做出“徐州特色”。铜山县培养的汽车修理工闻名南北,一汽解放(无锡)分公司签单要人,开创江苏省“订单式”输出的先河;“武术之乡”沛县的保安以果敢敬业身手好而享誉全国,仅在北京保安公司和广州白云机场两家,就有沛县籍保安4000多人;邳州邹庄镇1.8万劳动力中,有1.25万人靠“一口锅、一把铲”炒出了“干炒之乡”的美名……在劳务品牌效应的推动下,徐州农民务工的出路越走越宽。

  保障+服务吃了定心丸

  90多万农民外出务工,牵涉几十万个家庭。家庭谁来照顾?农民工权益谁来维护?徐州市委、市政府对“症”下药,为务工农民开出一颗定心丸:保障+服务。

  为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权益,徐州市对劳务输出实施“全程跟踪”服务。输出前到用工单位考察,输出时督促用人单位与农民签订劳动合同,输出后回访、看望外出务工人员,让远离家乡的农民心里踏实。

  徐州市还积极为务工农民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2004年7月,邳州市金桥劳务公司接到一位农民工父亲的求救电话,他在上海务工的女儿左手食指第一节被电动平车针刺穿,急需手术,希望劳务公司出面与厂方协调。公司第二天就派人赴上海与厂方交涉,最终厂方承担医疗费用,并支付残疾赔偿金3.65万元,女工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为解务工农民后顾之忧,徐州市还出台资金信贷、土地流转、计生服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保护外出务工人员家庭的利益。各县(市)区镇村组织的“互助组”、“护村队”活跃在农村,有效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家庭的生产、生活困难。

  2004年“三夏”期间,徐州市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和党员干部帮扶组,帮助外出务工人员家庭抢收抢种,仅邳州市就提供资金216万元、化肥165吨,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家庭的燃眉之急。保障到位、服务周全,徐州为外出务工人员营造了“走得安心、家庭放心、工作舒心”的良好氛围。

  劳务输出不仅实实在在富裕了农民,同时,一批积累了资金和经验的农民纷纷返乡创业,“民工潮”带起“创业潮”。

  今年,根据徐州市委、市政府部署,该市劳务输出将新增10万人,加快实现百万“徐农”走天下奔小康的目标。

  《华东新闻》 (2005年05月23日 第一版)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