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销价低于进价 商家停止供货 武汉医院招标药品告急(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09:48 武汉晚报
销价低于进价商家停止供货
(记者 金思柳 摄)断货—— 部分中标药品

  “拜新同”是一种治疗心脏病的药,也称“长效心痛定”,许多心脏病患者喜欢吃这种药;糖尿病人使用的“拜糖平”,在降血糖方面也有独到疗效。这两种畅销药品,在武汉部分医院,已经断货。

  以下是记者昨日在我市一家市级医院看到的一份说明——说明

  我公司销售的拜糖平和拜新同两个品种

  拜糖平:进价为67.8132元/盒,销价为65.6661元/盒;拜新同:进价为32.9472元/盒,销价为32.38元/盒。

  由于销价低于进价,所以不能销售,特此说明。

  武医集团药品第二分公司2005年3月29日

  这份说明,让该院分管药剂科的李副院长很是着急。此前,也有一些中标的药品在医院出现告急,而这直接关系到救治病人。该院药剂科一位姓梅的副主任列出了近期告急的药品,一共有45个品种。这都缘于这些招标药品的中标价格低于进价或相差无几。

  部分中标药告急,已成为武汉地区医院的普遍现象。

  调价——部分药价要调高

  省妇幼保健院也收到多起报告——

  省妇幼保健院:

  广州先灵公司生产的药品克龄蒙系由本公司向贵院供应。现因供应商的供货价格调整(见附件),故本公司向贵院申请对价格进行调整,申请将该药品的供应价,由71.1568元/盒调到72.80元/盒。

  特此申请,请批准为感。

  湖北天地人医药有限公司2005、3、10

  省妇幼保健院药剂科主任钱庭元说,即使厂家调高了进价,但最终医院卖给患者的零售价却没有变。

  着急的,还有供应这些中标药品的医药公司。武汉某新特药有限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说,由于中标价低于或接近成本价,没有利润,厂家不生产或不愿意供应,我们也没有办法,想换一些替代的药品,但医院都不敢踩“黄线”,因为国家严格规定参与招标的医院,必须使用中标的药品。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药剂科宋金春主任说,为了病人,我们也没有办法,甚至不惜派人跑到北京、上海等地去采购中标的药品,“亏本也要买来”。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我们“逼迫”本地的医药公司,要他们帮我们去买,以往是医药公司每个月找我们结账,现在我们是拿出现钱来买药。

  这已成为武汉医疗市场一个公开的“症状”。

  中标——低价药品是首选

  湖北省从2000年起,开始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起初是12家部省属医院联合招标采购药品,一年后,开始省市联合招标采购药品。

  全省至今已举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5次(不含各地市自行组织的药品招标),累计为患者节省费用数亿元。毫无疑问,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老百姓看病费用,同时也部分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顽疾。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一些微妙变化。湖北一家三甲医院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院长毫不隐瞒地表明自己观点:对药品的选用,首先应该是质量,病人吃药后能治好疾病,其次才考虑价格。“这是一般人都可以理解的道理,如果药品质量不好,治不好病,价格再便宜有什么用呢?”而我们现行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放在第一位考虑的,多数是价格。

  现在所有参加招标药品的生产企业,都必须要达到GMP,也就是质量达标。能参加招标的药品,都是质量有保证的。这就意味着,一些临床用量少以及一些生产形不成规模的制药企业,会纷纷倒闭或关闭。

  但同样参加招标,药品最终的命运却各不相同。为了能进医院,一些药品的价格在招标会上不得不把价格压得很低,结果是真正中标进了医院,厂家又吃不消,代理该药品的医药公司也吃不消,因为销价低于或接近进价。而另一些未中标的同类药品,只能在没有参加招标的一级医院或者赢利性医院销售,或者转战其他省份参加当地的药品招标采购会。

  停产——没有利润空间

  成都蓉生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血液制品“白蛋白”,疗效非常好,在医生和病人中颇受欢迎,该“白蛋白”曾以250多元/瓶的价格,曾在湖北省省市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中标。

  但其代理商湖北某新特药有限公司却并没有沉浸在中标的喜悦中,由于中标价太低,而血液制品原料有限,导致该研究所不得不在湖北医疗市场限量销售,每月给湖北2000瓶,湖北几家部省属大医院各自拿去几百瓶后,剩下的像武汉市级医院,每家拿到手的仅几瓶,远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

  据称,该种“白蛋白”,在北京、上海等地医疗机构中标的价格在300元/瓶以上,因而厂家愿意在北京、上海等地大批量投放。

  两个月前,武昌的一家省级大医院病人点着要用成都的“白蛋白”,没办法,这家大医院只好与厂家联系,专门为这位病人空运来一盒“白蛋白”。

  深圳三九双灵药业产的“白蛋白”,尽管去年初也在湖北医疗市场中标,但由于血浆原料紧张,当年9月就断货了。这些告急的中标药品,多是一些急救药品或血液制品等。

  一方面是药品断货,另一方面却是医院不敢进其他的同类药物。医院陷入两难境地。

  负责药品招标的省卫生厅卫管中心一位工作人员说:招标的药品,就是要医院使用,这是原则问题,如果换用其他药品,那药品招标还有什么意义呢?

  据了解,对病人急需用的告急药品,一些医院不得不采取部分替代药品,以缓解临床用药的紧张。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药剂科负责采购的药师周延安一针见血指出:归根结底一句话,药品生产工具企业不能获利,国家又没有给生产企业补贴,企业当然不愿意做亏本的买卖!

  受害——最终是患者

  药品集中招标是件好事,降低了药品的虚高定价。随之而来的药品告急问题,则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在武汉多家医院采访中,对“没有某种药品,而病人又急需这种药品,难道不救病人了?”这个问题,医院的负责人回答:我们只好用替代品。从一个方面来说,这对抢救患者生命有利。但从另一个方面讲,无形中又丧失药品招标的意义。

  湖北一家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大医院院长,希望药品招标工作能有所改善。他举例说:每年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在评标时,就那么几天时间,几十位专家,面对电脑上成千上万种药品,很难说他在同意某个品种的药品中标时,不带有一定的随意性。何况,从客观上来说,这些参加评标的专家,对自己平时用药也有一个习惯,对不熟悉的药品,只有打入“冷宫”了。

  武汉某医药公司经理首先肯定了药品招标采购工作没有错,但她表示,药品招标工作最关键的是需要完善:面对中标药品告急,我们只能感到无奈。明明有同规格同品种药品,但却不能使用到病人身上,这应该说是一个遗憾。

  一位院长说,现在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已凸现出部分中标药品告急,还没到很严重的时候。如果真有那么一天,病人急需要药品救命,而这种招标的药品又断货了,医院又不敢踩“黄线”换其他药品,万一病人有个意外,医院岂不成了“见死不救”的罪人?!

  药品告急,最终受害的,仍是患者。

  (文/记者 胡义华 通讯员 周建跃 向吉刚 实习生 赵卓)(来源:武汉晚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