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榜样(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10:29 大连日报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榜样(图)
妈妈,他是什么星呀? 主持人语

  据媒体报道,由于多年来德国没有出现真正的英雄,崇尚精神偶像的德意志民族正陷入了一种“集体抑郁”之中。而在国内,近些年来关于“榜样”的话题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可见,虽然时代在不断地进步,但是榜样的社会精神坐标的作用仍然不可或缺。因此,我们需不需要榜样已经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榜样。

  中国正在走向更加多元化的时代,国人的榜样崇拜也开始走向多元化。值得注意的是在媚俗的大众文化和商业文化的推动下,娱乐明星与“实用型”偶像——各种新财富英雄开始严重冲击着传统学习的榜样。娱乐型的榜样与“实用型”的榜样身上有很多积极的时代精神值得学习,但是,单纯的娱乐与实用型的榜样推崇无疑会带来社会深层次的精神贫血,这种深层次的精神贫血靠什么来补充,这才是问题的紧迫性所在,也是本期论坛的中心话题。

  听听孩子们怎么说

  文姝(青云街居民):提供什么榜样或展示什么样的榜样对青少年成长十分重要,榜样示范法也是教育学中的一门专门的学问。我们以往大概过于重视了“提供”和“展示”的责任,而忽视了青少年的接受和认同。在多年来“榜样”典型的宣传下,我们的头脑中早已形成了很多“榜样”的符号式人物,所以当姚明、刘翔入选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成为新的“榜样”时,我们似乎一下子有点难以接受。但是,我们更应该听听榜样教育最重要受众———青少年的心声。因为,教育本身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教育效果的取得最终取决于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其前提就是教育认同。

  “以往课本中讲述的众多英雄人物时代久远,我们必须事先了解他们所处的历史背景才能理解课文内容。而刘翔作为大哥哥般的英雄形象,让我觉得榜样就在身边。”上海市某小学学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这番话大概代表了很多青少年的看法。可见,与以往榜样人物相比,刘翔等当代榜样更能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孩子们的偶像崇拜本身就是一种榜样认同。当然,这种榜样认同中有很多的盲目的成分,不可避免地要掺杂很多负面的东西。这就需要教育者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提高青少年的鉴别能力,引导他们通过亲身思考,来把浅层次的“追星”转化为对积极人生目标的追求。

  榜样宣传是门学问

  陈敬根(大连海事大学高教所助理研究员):在现实生活中,主流媒体竞相报道的英雄烈士与劳动模范,对大多数青少年的榜样作用常常远弱于影视明星,出现这种情况,固然与改革开放后社会分工和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发展有关,但也与主流媒体选择和宣传英模榜样的态度和做法有关。榜样的事迹与形象越具体、越真实,榜样被认同的程度就越高,榜样的力量也就越强,由此可见,榜样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正确选择和宣传榜样及榜样示范得法。

  首先应保证榜样的真实可信性。“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榜样不是神圣,不可能尽善尽美,因此,主流媒体在选择和宣传榜样时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不能为了宣传而人为地夸大榜样的形象和事迹,否则过犹不及,这样的榜样即使塑造出来,也不能得到青少年的广泛认同。

  其次应保证榜样的可及性。榜样在某种程度上是样板,是青少年的行动目标,因此,榜样的选择不要脱离广大青少年工作生活与学习的现实状况,青少年与榜样之间的差距界定得越合理,青少年实现榜样目标的希望就越大,青少年行为的动力也就越充足,榜样作用的发挥也就越明显。

  最后应保证榜样的精品性。榜样是广大青少年人生历程中的一个阶段或全部阶段所追崇的典型、楷模,因此,为青少年树立的榜样贵在精而不在多。榜样树立得太多,不但不利于青少年进行价值选择,而且还会给青少年带来无形的心理压力。

  榜样的树立不要变调

  盛丽秀(中山区高洁巷居民):说到榜样,时代不同,它们的构成人群可能不同,但无论是英雄人物、模范典型还是文体明星,他们的身上总有其独得的人格魅力来感染我们,总有一种积极的精神来朗照我们的内心,而学习他们会使我们的人生从此变得鲜活和丰盈。我想,无论社会怎样发展,我们都离不开榜样,我们需要榜样力量的鼓舞,使我们的人生不至于迷失,使我们在现实的生活和工作中有好的参照和指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揭示的是榜样的先进性效果,但我想榜样的诞生和发展过程也要尽善尽美,首先在树立榜样过程中,要严把质量关,不能鱼目混珠、哗众取宠。同时,由于现实生活中被社会推举的榜样常常能得到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利益,所以,一定要避免榜样成为某些人搞暗箱操作、搞人情和钱权交易的载体。榜样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公众人物群体,如果在这一群体中出现“假冒伪劣”,不仅违背了我们树立榜样的美好初衷,更会带来无法估量的负面影响。

  我想,为了使榜样的产生进入良性循环轨道,我们要健全宣传机制、唯贤是举,要捍卫榜样的纯洁性,推举出真正的优秀人物作为我们生活的参照标尺,赋予榜样真正的表率意义。

  与时俱进不否定继承

  宋妍(大连天途有线电视网络公司):每个时代乃至每一个时期都需要榜样,也都产生了榜样。然而在古往今来的千千万万个榜样中,经过大浪淘沙后,不少榜样黯然失色,而那些捍卫中华民族利益和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榜样却仍显英雄本色。

  从一般意义上讲,榜样首先是属于时代的。每一个时代都需要自己的英雄和榜样,每一个榜样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每一时代的榜样对于该时代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社会是发展的,榜样的时代要求也是与时俱进的,彼时的榜样未必会成为此时的榜样。然而,在历史长河中,那些捍卫民族利益的榜样和那些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榜样,却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性。如抗击外来入侵的民族英雄,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付出鲜血和生命的革命前辈,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鞠躬尽瘁的劳动者。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21世纪,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不仅需要在建设小康社会中涌现出的典型和榜样,而且仍然需要狼牙山五壮士、焦裕禄、雷锋、王进喜、孔繁森等捍卫中华民族利益、体现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榜样,因为这些榜样所蕴涵的精神已经深深地熔铸到民族的文化之中,熔铸到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因此,我们绝不能因为强调时代性而丢掉这些历史上的榜样,绝不能割断继承和发展的链条。

  明星也能成为榜样

  石冰(百合山庄居民):姚明、刘翔等人入选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的新闻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反对者认为,劳模作为新时期的榜样,应该来自于普通劳动者,文体明星怎么能成为榜样呢?我认为这是对榜样的误读,“榜样”应该是值得学习和效仿的人或事,代表了本时期社会推崇的某种价值观念,并不限定一定的社会群体。其实,我国早在45年前就把体育明星纳入了榜样范畴,1960年召开的“全国群英会”,对2686名文化、教育、体育、新闻界杰出人士进行了表彰;而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谢军等人也曾被命名为“全国先进工作者”。明星当榜样早已不新鲜了。

  在香港文娱界著名的“四大天王”因为多年来献身社会公益和福利事业,得到了民众的普遍尊重,均先后当选过“香港十大杰出青年”;影星周润发的奋斗事迹被写进了香港小学生教材,最近又获得香港政府的紫荆星章。在欧美国家,对“公益明星”的推崇与宣传同样不遗余力。这样的宣传也营造出一种公众人物回报社会的良性氛围,使得更多的人投身公益事业。

  因此,明星不仅可以当榜样,并且更具优势:明星较高的知名度有利于扩大社会影响,如请濮存昕代言预防艾滋病的宣传大使就比一般说教更加有说服力;明星受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所普遍接受和喜欢,容易形成榜样与公众之间的沟通。

  停止对榜样的庸俗评说

  雪明(机关工作人员):时代在发展,血性的英雄主义已经越来越远了,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计算成本与收益。对榜样的评说也是这样,从早年的“张华救老农献身引发全国大讨论”到最近发生的为保护五万元公款而献身的某加油站女站长身后的种种争论。在思想多元的今天,这样的争论自然有其客观必然性。但是伴随着这种讨论而存在的关于榜样的庸俗的评说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这些一定范围内存在的庸俗评说必然会对榜样的作用造成一定程度的消解。人类的高尚精神、民族的优秀传统是不能用金钱计算的。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离不开榜样的作用,一个社会需要一批凝聚时代精神的榜样群体。抵制这种对榜样的庸俗化的评说,主流媒体应责无旁贷地发挥引导作用。在关于榜样的议题设置上,应紧紧围绕榜样的精神内涵和积极意义,防止不合适的讨论题目分散了榜样的精神力量。同时,应该认识到,社会的广泛讨论正是树立榜样的最佳时机,主流媒体应借势而上,积极参与进来,利用自身力量迅速彰显榜样的精神。当年,在关于张华的讨论中,《人民日报》一篇《当代大学生的榜样》的新闻通讯为主流媒体的榜样宣传做了最好的榜样。

  中华民族本是一个崇尚榜样的民族,在英雄流血、劳模流汗的时候,让我们不再有值不值的庸俗讨论。

  榜样教育要避免“神话”

  关吴俊(大连水产学院教师):运用榜样进行德育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雷锋、焦裕禄、孔繁森……一个个鲜明的形象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如今,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开放以及各种传媒手段的不断发展,大众的、通俗的社会文化正在不断扩张,社会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人们的精神追求也不断地趋于多样化和个性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社会特点使得榜样教育无法发挥出过去那种统一的、有力的教育效果。

  相对于社会思想的多元化,榜样教育自身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对榜样宣传的“神化”和“庸俗化”,以及开展学榜样活动的“形式化”,等等,都使得榜样的教育性越来越难以充分发挥出来,有些人甚至对一些典型人物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

  改善我们的榜样教育首先应该正视社会多元化的现实,“高大全”的榜样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也无法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榜样教育也要求真务实,不要过分地依赖和夸大榜样的教育作用,使得榜样变得“神化”。榜样应该是那些来自现实生活、来自受教育者身边的生动鲜活、有血有肉的人物和事迹,他们在某一方面的真实的成功经历会引起受教育者真正的心理共鸣,才会得到受教育者的心理认同,进而进行学习和效仿。只有这样,榜样教育才会发挥无穷的力量。

  榜样应源于民众

  穆传君(旅顺龙头中心小学教师):近闻,农民工当上了全国劳动模范,感想颇多。因为“劳模”是劳动者的优秀代表,是人们学习的榜样。农民工“劳模”是全国一亿多农民工的榜样,他们来源于农民工,又把自己的经验带到农民工那里去,帮助农民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往往不尽如人意,还没有摆脱“高大全”的阴影。一评先进,就是企业的厂长、经理,学校的领导,单位里的主要干部,好像普通民众与先进无缘。不是说领导干部不能当先进,成为榜样,只是他们过于“典型”,仿效性差。因为榜样是作为可以仿效的人或事例(多指好的)。还有一种榜样是“推选”出来的。他们在工作中成绩平平,没有什么突出之处,是凭着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领导眼中的“红人”,成为先进,成为榜样。我想这样的榜样,不当也罢。

  提到刘翔,十三亿中国人为之骄傲。在雅典奥运会上,他为中国人争足了面子,夺得男子110米栏的首枚金牌,可谓是一个“典型”,是学习的榜样。但是,我认为号召学生学习刘翔的拼搏精神,刻苦训练的顽强意志,未尝不可,若要把刘翔写入小学语文课本,是否值得商榷。毕竟十三亿人才出一个刘翔,跟普通民众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总之,榜样应源于民众,应具有典型性和可效仿性。

  下期话题

  由于就业市场不够成熟,就业体制不够完善,使得市场经济条件下本该自由流动的人力资源受到阻塞。目前社会舆论的板子似乎都打在毕业生或求职者的诚信缺失上,那么用人单位是否也有诚信责任?是否有哪些职场的潜规则妨碍了正常的职业选择?作为第三方的学校或相关机构是否也有责任?人怕入错行,就业是人生的大事。就业渠道的不通畅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就业已经成为从上到下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很多人已经或者即将亲身体验职场中的冷暖,深处其中或者冷眼旁观的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

  欢迎参与下期话题———“甜酸苦辣话就业”的讨论。来稿请结合所闻所感,内容要有理有据,切忌空谈泛论。截稿日期为2005年5月30日。来稿请寄:中山区民康街15号大连日报社理论部《论坛》专版编辑收。邮编:116001;电话:82560513。或发E-mail,信箱地址:malp@daliandaily.com.cn。

  敬请来稿时留下联系电话。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