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镇远 寻常巷陌的旧时记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12:29 贵州都市报

  自古以来,镇远就被称为“黔东门户”、“滇楚要冲”,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镇远在西南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明清以后,曾经战云密布的镇远渐渐进入商业经济的鼎盛时期,成为南疆的一个商贸城市。与上海、丽江、平遥、敦煌等一同进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行列。

  印 象

  想到镇远,我们就会想起那一湾碧绿的阳河,它穿城而过,把镇远画成一张太极图。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清晨,我们踏上了探访古城的旅途。下了火车,一股热浪扑面而来,但这丝毫没有减低我们探询小镇的热情。镇远始建于战国时代,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在此设无县后,历代王朝先后在这里设立县、州、府、道,从元代到1949年的700多年间这里一直为州府所在地。中国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就是沿阳河这条黄金水道从洞庭湖进入镇远,再经陆路进入云南,再进入印度、缅甸等南亚国家,而这些国家向中国的历代王朝的进贡也是由这条古丝绸之路进入中原。虽然镇远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和丽江、平遥、敦煌一起进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行列,但由于地处边远的南疆,镇远少了一点知名度,却因此古风犹存,质朴自然。虽然这里也搞起了旅游开发,也建成了一条仿古商业街————顺城街,然而在商业街上,我们还感受不到在丽江、周庄如浪潮一般的游人和浓厚的商业气息,镇远人还是按照自己的节拍过着自己的生活,悠闲而自如。在这里,旅游景点常见的工艺品店、玉器店、旅游纪念品店、餐馆都很少见。街上三三两两的行人多是本地人,古码头的渡船还渡着行色匆匆的上班人、学生娃、卖菜的农户,河岸边石阶上蹲着的是洗衣的妇女,码头边还有老人在下棋……第二天,我们找了一个很好的向导———镇远县文物局的薛宇老师,他带领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了古城。在他的讲述下,镇远犹如一本古旧的线装书在我们面前徐徐打开,尘封的历史、寻常的故事,让人体味着世事的变迁……

  神 仙

  在介绍青龙洞的资料中,都有这一句大同小异的话:它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融儒、释、道于一体的著名空中寺院建筑群落之一。这句话是对青龙洞的高度概括,也道出了青龙洞有两个奇特之处。奇特之一在于它依山贴崖而建,不可想象地利用悬崖峭壁、深沟浅壑、天然溶洞,便有了巨岸支撑起的一座殿堂,甚至以一根独木建成一座“独柱亭”,更是形成了洞中有庙,阁中有洞的特点。有着600年历史的青龙洞实际上是一个集明清两代建筑艺术之大成的古建筑群。我们参观青龙洞的时候,这里正在对万寿宫进行维修,负责维修的师傅正是当年主持修复工作的木雕师傅的儿子,33岁的潘昌敏很腼腆,他还记得当时父亲接到木雕任务后,组织了一班工匠忙乎了三年才完工,而他就是在那个时候跟着父亲学手艺的。事隔22年,潘昌敏也站在修缮青龙洞的木架上。一门两代艺人和青龙洞结下不解之缘。潘昌敏告诉我们,青龙洞就像是一个古代木雕博物馆,集各种雕刻技法、雕刻内容为一体,学木雕的人只要参透、学会了这里的东西,就基本可以出师了。从中河山麓拾级而上,便来到了青龙洞的山门处。进入大门后,你会逐一地看到吕祖殿、观音殿、中元禅院、老君殿和圣人殿等代表着儒、释、道三教风格的建筑。这就是青龙洞的另一个奇特之处,释、儒、道三教的信徒在这里占上一席之地,供奉自己的神灵,竟然相安无事,和平共处。儒释道三教本该是“道”不同,不相与“谋”的,可如今却为何凑在了一起呢?更何况自古以来,大凡是和尚占了山头,道士就得另外“开灶”,二者是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凑在同一山头的。可在镇远的青龙洞,二者竟然就凑得如此的“亲密”。神仙们杂居一处,无意中透视出镇远人对宗教的态度,热情但保持一定的距离,实用但又很超脱。

  古 巷

  古城韵味犹在古风。而狭长幽深的古巷才是镇远的灵魂所在。镇远过去有多少巷子现已无法统计,但至今犹存7条,它们是石牌坊巷、四方井巷、复兴巷、仁寿巷、冲子口巷、米码头巷和陈家井巷。这些巷子残留的历史痕迹很明显,巷子很窄,两边是高高的封火墙,很多封火墙有200多年的历史,小草从墙头、砖缝间顽强地生长出来,还有的布满了青苔,青石板铺就的小道经过经年累月的行走,已经变得很光滑圆润,显示出一种古朴的风韵。用来排水的地漏是用青石板打就的,外形是铜钱形,这样的地漏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在拐角处还特意设有,可见用心。我们仔细研究,发现这些巷子多从石屏山脚往河边延伸,巷子都直接通往临河的大街,大都与码头相对。如此一来,这些巷子都是水陆交通的连接线,而巷子与巷子之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不由叹服:这样的布局实在合理!

  民 居

  古镇里保存完整的老宅已经不多了。我们依然能分辨一些楼房的前身,尽管除了门楣外有的屋子已经破败不堪,有的门窗已残破得岌岌可危,随时有掉落的可能。只有大门门头上的“两台世系”、“封唐台泽”、“清白家声”、“武陵世第”、“瑞洁衔环”等字迹还清晰,这些显赫的题字显示着主人家曾经的辉煌和身份。在复兴巷,我们找到了一家保存较为完好的老宅子——傅家大院。现在居住在这里的傅舜德是傅家第七代传人,当年祖上从江西来到镇远经商,发家之后在镇远定居下来,傅家祖辈修建了这座院子,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我们到访的时候,傅舜德的妻子正组织工人在整修后院的厢房,准备在“五一”期间对外营业。她告诉我们,除了必要的修整和换掉坏了的木头,几代人住在这里,都没有对房子做过大的改动。傅家大院中最有韵味的当属那些花样繁多,工艺精巧的木雕,很可惜的是大门上的几块裙板在“文革”中被毁掉,后来傅家请了师傅来家重新做了。几年前,同行的一位同事曾拜访过位于县城西面大菜院的谭公馆,这是镇远历史上官至一品的谭钧培的公馆,他曾任云贵总督。当我们再次来到大菜园的时候,已经认不出原来的景物了,原先是一片大大的菜园子,如今被一幢幢楼房取代,几经询问,我们才辗转找到淹没在群楼之中的谭公馆。高高的封火墙外有农民自行贴着墙搭建的房子,墙面上“文革”中留下的标语“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几个字还依稀可见,四周堆了不少砖和木材。公馆的大门侧面而开,门上挂着的“菜园子工程改造指挥部”的牌子提醒我们,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临时办公场所。进到院子里,才发现,这个院子比我们走访的所有大院都要气派,更显清静幽雅。公馆由前后院落加中厅组成,院子很大,封火墙高达9米,以青砖石灰砌成。公馆内全是木质结构,其柱、梁、斗拱极尽变化,客厅、厢房的窗花都是透雕装饰。大部分房子都空着,看上去很冷清,房间的窗户上结满了蜘蛛网。由于年久失修,房子显得很破败。住在中厅边上的余老师正在招呼小孙子吃饭,她告诉我们,谭钧培并未在这个院子里住过,这个院子的主人后代人丁不旺,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只有一个没有成家的少爷住在这里,他死了后院子一直空着。1958年,这里成了城关四小的校址,余老师就一直在这里教书。2002年,小学搬走了,这里就一直空着。如今,这里就住着余老师一家,她在县城买了新房子,很快也要搬走了。在四合院里住了几十年,住惯了木头房子,看惯了院子里古树的四时变化,她担心搬进沾不到地气的高楼会不习惯。离开这个官邸的时候,我们想,不知道下次来的时候,它还在不在?

  船 工

  镇远地处湘黔驿道与沅江水路的交汇处,紧控西南大驿道通往云南和缅甸、印度、老挝等国的要塞。因为占据了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而一度军旅往来,商贾云集,使得它成了一个“舟车辏辐,货物聚集”的水陆大都会。镇远曾经繁荣热闹到了哪种程度呢?当地流传的这句谚语就描述得非常生动和形象了:“镇远街,人挤人,挑窑罐的被撞破,担桐油的挤不出城。”今年80岁的唐正万老人年轻时在阳河上扒船,他还记得,当时黔东南16个县,只有三穗没有通航运,而镇远的航运业是最发达的,那时一个人跑船,就可以养活全家。油船专门运桐油、牛皮、木料,是专门跑常德与洪江的,运盐船是从长江走洞庭湖来的,白河船多是运米。解放后,镇上跑船的人还组织了航运社,有400多号人。可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先是湘黔铁路通到了镇远,然后上游又修起了水电站,这河就再也跑不起大船了,航运社也就散了。说起当年跑船的兄弟们,唐正万老人的语气很落寞,由于不能跑船了,大部分人的生活非常困苦,有的人死的时候家里甚至无钱安葬。现在还剩下20多个人还活着,都是些80多岁的老人了。 作者:兰岚姚曼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国画专题
国之瑰宝水墨风情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