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河套行之八:黄河变成“天鹅湖”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12:57 新华网

  新华网呼和浩特5月23日电(记者丁铭、万栋)来到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平原,不品尝一下黄河鲤鱼,算是白来一趟。黄河鲤鱼的味道鲜美是出了名的,连天鹅飞来都不思归。

  我们在河套平原采访期间,正赶上冰封千里的黄河开河,伴随着开河的春汛,温暖的河水挟带着肥美的鱼虾顺流而下,吸引了大批天鹅前来觅食,使黄河看上去就像“天鹅湖”。

  据当地群众讲,每年黄河开河期间,都有大量的候鸟随汛而来,最多时一群有几千只,其中多数都是我国政府重点保护的天鹅、鸿雁等珍禽,当地因此流传着“七九河开看天鹅,八九雁来听雁鸣”的民谚。

  我们从巴彦淖尔市环保部门了解到,这些候鸟是在南方度过了漫长的冬季后,迁徙北方西伯利亚地区途中路经此地的。由于长途跋涉,候鸟需要在中途补充食物以增强体力,而黄河在开河过程中,大量的鱼虾随河而下,恰好为迁徙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因此就出现了“冰河融化、百鸟争鸣”的奇特景观。

  巴彦淖尔市防汛办副主任王默田幽默地说:“在河套地区,每年吃第一口黄河鲤鱼的不是人,而是天鹅。”他介绍,黄河鲤鱼为我国三大名鲤之一,久负盛名。这种鱼格外俊俏,它红尾、金鳞、银须、墨翅,加上丰满的腰身,油亮的嘴巴,形态可与金鱼相媲美。

  在河套地区,流传着这样一则谚语:“春鳗秋鲤”。意思是说,春季的鳗鱼最肥美,秋季的鲤鱼最滋补。据说过去河套鱼多的时候,密集的鱼儿争先涌入沿黄河南北两岸的小溪中,堵塞在那里。鱼儿相互追逐,通过浅水滩时背鳍露出水面,金鳞闪耀,赤尾摇红,形成“彩河”。

  当年,每逢夏秋之季,当地农民便到黄河上捕鱼,白天小舟出没于黄河风浪里,时见鲤鱼扑翅于洪波中,撒网收鱼。夜晚,渔火点点,渔歌互答,共庆捕捞丰收。因此这里有“塞上鱼米乡”之称。传说,隋炀帝巡察十二连城时,在“御宴”上封“红烧美鲤”为“珍馐”。成吉思汗东征时路经这里,也要吃一顿“瓦钵蒜子鲤”。

  然而,随着近年来黄河两岸人口的增多,工厂增加,黄河水体污染严重,加上一些人在黄河里任意滥捕滥炸,黄河鲤鱼一年比一年少了,大有绝迹的危险。为了保护黄河鲤鱼这一名贵鱼种,近年来,包括河套平原在内的黄河内蒙古沿岸地区大抓了治理环境污染工作,同时严禁人们在鱼产卵季节捕捞,并在水库中大量养殖黄河鲤鱼,使黄河鲤鱼又多了起来。

  随着黄河鲤鱼的增多,多年不见的黄河百鸟觅食场景又重现河套地区。不仅如此,我们在今春防凌期间还惊奇地发现,这些野生的珍禽现在已经不那么害怕人类了,甚至汽车在附近鸣笛也不能惊飞他们。

  仔细一打听才得知,原来,为了保护这些长途迁徙的鸟类,近年来,沿黄地区政府明令禁止两岸捕杀鸟群,特别是对天鹅、鸿雁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更是不允许网捕下药,并为其划定了特殊的保护范围,随汛而来的鸟类因之逐年增多,人与鸟也达到了和谐共处。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国画专题
国之瑰宝水墨风情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