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此情可待成追忆——记我市文化名人常喜书先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14:19 金豹网-锦州晚报

  压力于无形。久久不能下笔,深知自己学识浅薄,不足以将常喜书先生诸多精彩“篇章”记录下来,怕累了先生的声名。

  5月18日,阳光明媚。时值常喜书先生病逝一周年,由我市文化界人士自发组织的《常喜书诗文选集》首发座谈会,在市教师进修学院召开。首发式上座无虚席,常先生的生前好友、弟子纷纷前来,阜新、盘锦、葫芦岛等地文化界名人也赶来参加。

  常喜书先生是我市文化名人。弘扬中国传统文学到培养新生代诗词作者,从扶持诗词社团到帮助他人策划出版诗词专集,常喜书先生都是尽心尽力,毫无保留。

  诲人不倦

  常先生把《孟子·尽心》里的“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作为自己的人生箴言。

  常先生总是十分热情而认真地培养学生。培养的方法多是闲谈,谈什么?谈学生感兴趣的古代诗文,谈学生尚存疑窦的古代典故。

  听常先生的课是一种轻松而快乐的享受。他的学生在文章中提到:一次语文课,常喜书老师讲到循序渐进:“你们要善于滴水穿石般的积累,不要只想一井挖个锹。”大家哄然而笑。老师并没有马上更正,而是把“一井挖个锹”写在黑板上,说这是“舛辞格”,于是举出杜甫的“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的例子,继而讲到苏东坡的话:“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课堂由诙谐而渐入学问。

  绿萼诗社是常先生扶持创建的,这是青年人的诗社,平均年龄不到40岁。上周六,记者在绿萼诗社见到了其中几位成员:白亚斌、武振辉、杨建军、张兵、肖文等。他们讲述了绿萼诗社的创建过程。

  1997年,常先生深感诗坛出现断代,没有青年人继承创作传统诗词,于是,他在报纸上打广告招收35岁以下、有志于古典诗词创作的青年人。在众多报名人中,筛选出40多人,成立了锦州诗词学会青年部,为锦州诗词界注入了新生力量。

  通过1年多的接触,常先生发现这些青年人的作品不成型,古典知识缺乏,文学技巧、诗词写作的基本常识都不规范。1998年10月,常先生举办了学习班,自己编教材,并自费印刷,每周六为这些青年人讲课。起初,讲课没有固定场地,还曾“露天讲学”。绿萼诗社的社长白亚斌回忆:“辗转换了几个会议室、教室,后来租用了固定场地。每周的学习也增加了一次——周三晚上。每周三,常先生白天在那里办公,晚饭随便吃个面包就开始给我们上课,每次都讲到9点多。从平水韵的三十个韵部,到五律、七律……每次课后都有作业,根据某个韵部作首诗,学生们的每首诗都经过常先生的认真修改,哪句好哪句不好,应该怎么改,为什么这么改。”

  “陆陆续续上了近1年的课,作业积攒了一厚摞,常老师建议出本诗集——即2000年5月出版的《绿萼新咏》。之所以取名绿萼,常老师说:“‘萼是花托,绿萼取新生之意,你们是新生力量。’诗集首发之日,绿萼诗社也正式成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常先生认为写诗不能只靠写,还要出去走、出去看。于是他经常带领学生们出去“采风”,游遍辽西山水。2003年大病初愈仅一个多月,常先生就随同学生们外出“采风”。

  对于扶持后生、培养文坛新人,常先生就这样一直躬身耕耘,孜孜不倦。即使2003年住院期间,常先生仍用笔写下《史记·信陵君传》中的“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以鼓励、教育学生。

  述而不著

  喜书,编书,改书,不出书。

  好友、学生曾多次劝说常先生出书,但他未曾答应。病逝前几天,他的学生孙丹林和杨铁光提出一定要为他出一本书,常先生又拒绝了:不用,你们出书就够了。

  常先生的知己好友郭儒贤先生(以下称郭老)回忆:自1989年主编诗集《凌河烟雨集》起,常先生策划、编辑了近百部作品。粗略统计,常先生帮助朋友、学生出书多达50余部,从编辑、修改、校对,甚至到筹款,他都不遗余力,把“为他人做嫁衣裳”视为人生最大的快乐。应诗人或文友、学生之约,常先生常为其作品或书作序、题跋、点评等,在《常喜书诗文选集》里收录的十余篇,仅是其中一部分。

  杨铁光是常先生的学生,并且是常先生的课代表,杨铁光先后出了十本书,其中有九本都是由常先生字斟句酌、修改润色的。在常先生写给杨铁光的一篇诗文修改意见中,有这样几句:学生成材,就是我终生追求,为此,甘愿作人梯、蜡烛或一颗铺路石、一泥土。

  常先生的好友、学生将他的遗作汇编成集,《常喜书诗文选集》才得以问世。去年5月16日,常先生不幸病逝,郭老着手整理常先生的手稿,半个月挑出300多篇,包括古典文学、现代文学、诗词楹联、为别人写的序言等,又经过3个月细心研读,最终挑出48万字。从打印到阅读,动员了绿萼诗社的大部分弟子,日夜校对,前前后后共10次。最后由杨铁光出钱,诗文选集出版了。

  关于常先生不出书的原因,郭老分析有三:一是他自己不想出名,他觉得一辈子学习的东西,还是没有才尽其用,不足以出书;二是他身体状况不太好;三是他根本就不想出书,他常说“人生是过眼烟云”。

  博闻强记

  常先生走了,他的学生们扼腕悲叹:恩师不幸离人世,学有疑难可问谁。

  说起常先生的学识,认识他的人都称其“学富五车、博闻强记”,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到《说文解字》、甲骨文,甚至天文地理,无一不精。他能够把厚书读薄了,把薄书读厚了。

  一次去长寿山游玩,一面墙壁上刻着斑驳的文字,学生们念到不认识的字或是字迹不清楚的,常先生都在一旁补充,并从头到尾背诵了一遍,原来这些文字出自《黄帝内经》。

  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知识,常先生在讲课时都是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常老师讲课不拿讲义,张口就来,确实是学问大。一般学习‘死板’的人不适应常老师的讲法,他们适应那些一二三四之类的板书。”1978年,孙丹林在当时的锦州教育学院参加函授学习,他对常先生的讲课风格记忆犹新,“李白的诗风飘逸豪放,杜甫的诗风沉郁顿挫,理解这些谁都会,但是常老师在讲李白的诗时,给人豪放飘逸的感觉,讲杜甫的诗时给人的感觉就是沉郁顿挫。”

  在王赋元先生为《常喜书诗文选集》作的序言中提到:先生自幼聪慧,敏而好学,熟读诗书,并展现出强记博闻、过目成诵的不凡才气。……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在汉语言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方面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具有较高的造诣。他能在课堂上把像先秦文学那样艰深的文字讲得明白晓畅、妙趣横生……

  可惜,常先生走了,整整一年。

  另:采访结束时,郭老嘱托了一件事,常先生的弟子超过3000人,遍布辽西。他给各个弟子的回信都是小楷写的,这些信件没有底稿,都流落在弟子手中,如果谁手中有常先生的手稿,请将复印件寄回到以下地址:锦州市凌河区五里营子里506-1,郭儒贤收,联系电话0416-2811478,以便为出第二本书做准备。

  作者:记者 解难

  (来源:锦州晚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国画专题
国之瑰宝水墨风情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