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老风口的装甲车退役了(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18:56 人民网 | ||||||||||
用军用装甲车作为道路抢险车,这在我国绝无仅有。 老风口地处塔城地区西北部,历来为塔城通往乌鲁木齐的必经之路。(图二:老风口一景。)这里每年8月下旬至翌年5月中旬,三天两头刮大风,并伴以雪暴。一旦风起,天地混沌,声响如万马狂奔;尤其当狂风卷起暴雪形成庞大的螺旋式雪柱时,更有摧枯拉朽之势。人行其间,难以直立。即使现代化的越野车也动辄被风掀翻。 千百年来,老风口令旅人谈之色变。史载成吉思汗西征路过此处,十几级大风刮了九昼夜,风停点兵,士卒十不及一。老风口附近的小山上现存一座清代建的“风神庙”,悬匾“福佑岩疆”,匾文为光绪皇帝御笔。并述文:“老风口遇风难避。若一车独行虽载辎重,轻若片叶;人则身旋如轮,口、鼻如物拥蔽气不得出。”解放后,老风口风患一直是当地干群心头挥之不去的阴翳,年年都因大风造成公路阻断和人畜伤亡。1976年12月11日的一场大风,竟将裕民县苇湖乡数千只牛、马、羊刮出国境线……由于风大,这里的道路抢险车只能用底盘很重的大型装甲运兵车。 老风口位于乌尔嘎萨山与加依尔山交接的鞍形西出口处,风口宽约20公里。这种地形的狭管效应和滑坡效应十分显著,西行气流途径此处,在狭管效应和滑坡效应的迭加作用下,气流异常加速,形成风速超过40米/秒的偏东大风。这样猛烈的风,举世罕见。 解放后,为降风魔,新疆历届领导都给予高度重视,自治区专门成立了“老风口公路风害防治研究组”。由于国内、国际上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研究组先后试行过筑挡雪墙、修导风板等多种方法,均收效甚微。但探索工作并未因此止步。经过20多年不懈努力,研究组终于找到了降服风魔的灵丹妙药--用防护林网阻风挡雪。构筑这样的防护林网,不是简单地种草或种树,而是“乔灌草结合,多层次交错,多树种相间”。林网距道路多远、林带与林带间隔多宽、乔灌草如何搭配,都必须依照严格的科学数据。 1993年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了老风口防护林网综合治理方案。当年春天,塔城上万名干群开进了老风口。塔城地委宣传部部长陈建国说起当时的情景仍感慨不已:“空中碎石乱飞。体质弱的女同志,站都站不稳。每栽一棵树,都要几个人挡成人墙,否则不但铲起的土会被风吹走,树苗也会被拦腰刮断。”然而,塔城人民并未退缩,他们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一个春天在老风口的戈壁上种下了70万株树和2000亩草。此后,每年春天,塔城所有的机关、工厂、学校都会组织员工前往老风口义务植树。植树造林,三分种七分管。为了保证成活率,老风口工程指挥部在管护方式上进行了制度创新,对林地划片承包,允许管护人员进行合理开发,管护人员的管护绩效与收益挂钩,如此,大大提高了大家的责任意识。多年来,林草成活率年年都保持在85%以上。(图三) 汗水洒在荒原上,绿色在不断延伸。如今的老风口,24条宽大的乔灌草林带依次排开,绵延达28公里,林草总面积超过12万亩。“夏有花香引客游,秋有红果压枝头”正是今日老风口的真实写照。(图五)专家最新测算表明:由于防护林网的作用,林区内风速较旷野降低了47·3%。林区小气候也明显改善,空气湿度提高了5%,蒸发量则减少了20%。防护林网每年涵养的水源相当于一座3500万立方米的中型水库。连续4年,老风口再没发生过风阻道路或因风造成的人畜伤亡事故。(图四:牧民们正在悠闲地放牧。) 老风口的治理成果,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肯定,不久前,菲律宾《世界报》专门刊登了老风口治理经验,日本专家阿部秀来考察后也连声惊叹:“你们解决了旷世难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