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朴方访谈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4日02:10 华夏时报 |
记者: 您曾经说过:“非人道的混乱,给了我一个残缺的躯体,我却用它去建立一个人道主义的秩序。”这是您做一切事情的最终目标吗? 邓朴方: 这句话不是我自己说的,但是我认可这句话。你说人道主义是我的最终追求,我不是这个想法。但肯定是我的追求,在中国推行人道主义,这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一个目标,但很难说是最终的追求。说老实话,我们的社会曾经缺失了这一段。 记者: 在推行人道主义过程中,我们知道做一件具体事情容易,但要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却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邓朴方: 事情是一步一步做起来的,比如开始我们提倡人道主义的时候,那时候正在批判人道主义,第一步就是要喊出一个强烈的声音来,不能再批人道主义了,人道主义是多了还是少了呢?在中国是少了,少了为什么还要批判它?如果是多了的话,为什么会产生“文革”那样非人道的事情?所以一开始我们就提出人道主义应当是残疾人事业的一面旗帜,人道主义应该是我们国家的一种基础思想,我们应该更多地吸收别人的人道主义,把人道主义拿进来,让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使人格受到尊重,使人的权利得到保障。 记者: 现在对您来说什么是您值得去做的,什么是为了它您可以无所畏惧在所不惜? 邓朴方: 从工作来讲,残疾人事业是我正在做的事情。这么多残疾人这么多痛苦,最主要是很多残疾人感到没有希望。其实这些残疾人遇到困难是经常的,也并不可怕。问题是要给他们希望,这就是很难的一件事情。因为生活在这么大的社会,特别是中国有6000多万残疾人,你怎么去给予多数人以希望呢?我觉得这是比较难做的事情。几千年封建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非常深刻。在人们的思想里,没有经过长期的人道主义的熏陶和教育。怎么使人道主义的东西在我们中国扎根,我觉得这是值得奋斗的。 记者: 现在贫困的残疾人最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邓朴方: 一个贫困的残疾人需要什么?当然就是吃饭、穿衣、住房,就是这三条,首先要解决这些。这些年来政府大力搞扶贫、开发,残疾人实在不能劳动的,城市采取“低保”,农村采取各种各样的扶贫措施。每年我们还有扶贫贷款,专项为残疾人扶贫。康复、教育、劳动就业等等,每一项都需要解决。再一个就是上学问题,小学、中学、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甚至是高等教育,这些统统都是问题,需要一项一项解决。比如就业,我们收保障金,然后把钱拿出来再进行职业培训。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残疾人来说,也要奔小康。我们要在10年、20年后使残疾人中有一部分人达到小康水平。但是,残疾人奔小康的工作与残疾人扶贫工作是完全不同的。残疾人奔小康不同,不是说我帮助你了,你就小康了。必须通过残疾人自身能力的提高、身体状况的改善、知识的积累,使他们本身或者家庭成员在社会上有较正常的职业,有生存能力了,才能进一步发挥主动性,真正达到小康。我们这方面还没有更多的经验,还要不断地摸索。 (据《人民日报》等)(来源:华夏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