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综述: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让“中国创造”不再遥远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4日09:08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五月二十三日电(作者纪蓓)“中国加工离中国创造有多远?”,“新药呼唤中国创造”,“汽车产业‘中国创造’何时梦圆?”自从“中国创造”的绣球被抛出后,迅速成为互联网搜索引擎的热门词语。而由“中国创造”引发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问题也深受其“泽被”,迅速升温。

  作为第八届北京科技博览会内容之一,在今天此间召开的二00五创新中国与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论坛首次将“创新中国与知识产权保护”列为研讨主题。知识产权创新的亮相为“中国创造”这场大戏增加了戏码。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英国率先提出创意经济概念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部长吕薇博士认为,“没有自主创新能力,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就不可能真正成为制造中心,只能是加工中心”。一项统计数字表明,截至二00四年底,中国专利授权总量近一百二十六万件。目前,中国已有八十多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中国的工业增加值居世界第四位,是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但同时,仍有大部分产品属于高消耗、低附加值的产品,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二00二年,中国授权发明专利六千余件,其中三分之二来自在华外企,且这些专利主要集中于IT、生物医药等高技术领域。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刑胜才分析认为,中国已成为数量上的专利大国,但尚未达到专利强国的标准。例如,在一些共性、核心、关键技术领域技术创新的国际化程度不高,自主知识产权少。

  中国从八十年代开始接受知识产权概念。二十多年来,作为后起之秀的中国与众多先行者在国际市场上进行角逐。面对众多发达国家企业制定的具有较强攻击性和经营性的知识产权战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薛澜提出,“专利战略要与企业的整体经营战略相配合”。海信集团副总裁郭庆存也提到海信集团“从接受知识产权的概念到主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成功经验。

  中国产业竞争能力的提高要依托创新能力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是中国企业保持在“走出去”战略中自主地位的“必杀技”。很多专家呼吁,中国企业应在核心技术突破的基础上取得专利,从而与其他专利持有者进行平等对话。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路还要走多远?自主知识产权创新似乎给这个问题带来了丝丝曙光。中国怎样充分利用知识产权的游戏规则保护自己?如何在知识产权创新的游戏中取胜?知识产权创新正在“中国创造”的路上步步为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